-
愧对先生——陶行知墓前的随想
-
作者:
李镇西 来源: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风景名胜 读书声 中国传统教育 陶行知墓 天地之间 可真 吴树青 晓庄 教育思想 告诉我
-
描述:先生,我终于走近了您。这是我多年的夙愿。这次,从扬州返回成都的途中,我特意在南京停留了一天,南京的朋友想陪我多游览些风景名胜,我说:“我哪儿都不去,只想去看看陶行知先生。”今日的晓庄已属于市区而不是郊外,但一走进晓庄遗址,我仍然感到一种历史的气息扑面而来。一座崭新的“犁官”坐落在山坡上,其外观完全依照您和您的学生当年用双手筑成的犁宫造型。这座新犁宫,就是现在的“陶行知纪念馆”。
-
黎锦晖1891.9.5:1967.2.15
-
作者:
李华盛 来源:小演奏家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学习 《渔光曲》 黎锦晖 老师 女孩
-
描述:1927年,湖南小女孩王庶熙来到上海,跟随一位老师学习歌舞表演,后来老师把她送上舞台、送上“大银幕”。几年后,一曲感人至深的《渔光曲》让她走向世界,让人们记住了她美丽的艺名——王人美。
-
盛丕华的发言
-
作者:暂无 来源:新华社新闻稿 年份:1956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盛丕华的发言
-
践行中西文化精神的经典范式--从师生交往管窥蔡元培、傅斯年的文化品格
-
作者:
石兴泽 来源:南都学坛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傅斯年 品格 蔡元培 中西文化
-
描述:蔡元培和傅斯年是20世纪中国思想文化史上两个卓有影响的人物。蔡元培是现代伯乐,识才爱才,精心培育傅斯年这个傲岸的千里马。傅斯年天马行空,率性偏激,唯对蔡元培始终怀有崇敬的感情。他们年龄悬殊,性格相异,交往二十多年,书写了两代知识分子深厚情谊的佳话。其情义日笃的基石在于他们都用生命践行中西两种伟大文化的精神要义。梳理他们之间的交往和友谊,彰显其间关系的核心纽带,对于采撷西方文化精要、弘扬儒学文化传统、重塑士林形象乃至重建民族精神家园都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
蔡元培美学思想方法论
-
作者:
徐泽群 来源:文学教育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现代美学 方法论 蔡元培
-
描述:蔡元培是中国现代美学开创时期的人物,他不仅有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良好基础,又有着留洋经历,对于西方的康德、席勒、实验美学等诸多美学思想有着深刻的理解,故而他最主要的美学方法就是中西调和的方法。此外,蔡氏是个伟大的教育家,他不仅五育并举,还注重学科之间的融合,他采用了自然科学的研究思路和方法进行美学的探究。
-
蔡元培美学思想方法论
-
作者:
徐泽群 来源:文学教育(中旬刊)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现代美学 方法论 蔡元培
-
描述:蔡元培美学思想方法论
-
新中国电影开拓者袁牧之
-
作者:
徐振泽 来源:文存阅刊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中国电影 开拓者 《定军山》 中华人民共和国 袁牧 左翼电影 电影事业 中国共产党
-
描述:在中国电影博物馆,有5尊“中国电影开拓者”的塑像,他们是拍摄中国第一部影片《定军山》的任庆泰;拍摄中国第一部故事片的郑正秋;拍摄香港第一部故事片的黎民伟;中国共产党最早进入电影界开展左翼电影运动的领导人夏衍;另外一位就是本文的主人公:建立人民电影事业第一个机构——延安电影团、曾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电影局局长的袁牧之。
-
盛丕华代表的发言
-
作者:暂无 来源:新华社新闻稿 年份:195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盛丕华代表的发言
-
盛丕华委员的发言
-
作者:暂无 来源:新华社新闻稿 年份:195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盛丕华委员的发言
-
盛丕华代表的发言
-
作者:暂无 来源:新华社新闻稿 年份:1955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盛丕华代表的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