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把更多的音乐艺术殿堂建立在人民广场之上
-
作者:
石衣 来源:中国音乐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乐艺 四个第一 比例失调 问说 艺术殿堂 人民广场 望而兴叹
-
描述:前时,曾经有位远道来访的读者问说:你们的工作目标,是想要攀登“象牙之塔”,还是要走向“十字街头?”我们说:“象牙之塔高高在上,我们不想高攀,也不具备这种条件。尽管我们眼下步履艰难,但仍愿振奋精神,朝着十字街头行进。”
-
把更多的音乐艺术殿堂建立在人民广场上
-
作者:
石衣 来源:中国音乐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把更多的音乐艺术殿堂建立在人民广场上
-
蔡元培赠衣
-
作者:
刘长虹 来源:做人与处世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学生 校长 蔡元培 北大 女孩
-
描述:蔡元培任北大校长期间,他和夫人都十分关爱寒门学子。一年冬天,有几个北大女生登门拜访蔡元培。其中,有一个叫萍的女孩只穿一件单衣,蔡元培夫人非常同情。于是,等几个学生走后,她对丈夫说:“你看这么冷的天,萍只穿着一件单衣,多可怜啊!
-
何香凝艺术中的传统文化精神探析
-
作者:
牛加明 来源:普洱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爱国志气 传统文化精神 正气骨气 斗争之气
-
描述:何香凝是中国20世纪初最早留日学画的女艺术家之一,在六十余年的艺术生涯中创作了大量作品,她的绘画作品不仅是传世艺术品,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作为当时中国政治革命斗争的写照,其艺术品中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即:"冰骨""玉魂"的浩然正气、不使人间造孽钱的骨气、河山不复头宁断的斗争之气、画昭百代的爱国志气。
-
何香凝教育思想初探
-
作者:
牛加明 来源:教育探索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办学 何香凝教育思想 妇女教育
-
描述:何香凝先生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为中国革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也为中国的教育事业做出了相当大的贡献。她无论在办学和妇女解放教育方面,还是在美育及对年青人的教育等方面都为丰富我国的教育理论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
从“鲁迅与俄国”探微鲁迅的“左转”
-
作者:
黄加秀 来源:小品文选刊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俄国 鲁迅 左转
-
描述:鲁迅后期思想向左转向是不争的事实,其思想转变的根源,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从“鲁迅与俄国”这一层面来说,俄国文学对鲁迅的“启蒙”等思想产生重大影响,尤其后来的俄国的革命实践以及中国黑暗残酷的现状等影响,鲁迅“左转”。可是,鲁迅也把俄国的现实情况简单化理想化了,但他通过文学艺术等嗅到了俄国真实的气息,对俄国也有所批判。
-
『书衣』时代:从鲁迅到钱君匋
-
作者:
王受之 洪迈 来源:艺术界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设计风格 开明书店 封面设计 设计师 出版物 设计发展 鲁迅影响 书籍设计 中国现代 书刊
-
描述:中国现代书籍设计刚刚开始的时候是最精彩的时候,从"五四"运动到"七七"事变这段时间,可以说是中国现代书籍装帧艺术史上的大革新时期,也是中国现代装帧艺术百花齐放,人才辈出时期。出版物逐渐脱离线装的古籍形式,书衣封面装帧也打破了陈规陋俗,逐渐新颖明快。
-
阿拉斯加自然奇观赏析(一)
-
作者:
钱锟 来源:中美交流部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视频
-
描述:本系列主要是鉴赏一下阿拉斯加的自然奇观。
-
全文:本集主要是带我们去看了看阿拉斯加的冰川、生物等景观。
-
现代城市文化广场设计的人文、生态视角:以施甸金布朗文化广场为例
-
作者:
周国贤 张加兴 来源:中国园艺文摘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设计 施甸金布朗文化广场 人文 生态
-
描述:在现代城市广场设计中,设计思想和原则不能脱离整体环境,要体现出科学规划中的生态、自然,并结合人文环境进行。通过对施甸金布朗文化广场的设计分析,借助设计师的宜居观念和生态观念,对广场文化设计的内涵展开论述,以期设计出具有科学美的悦人环境,从中获得心得体会,以供同行借鉴。
-
何叔衡赠衣林伯渠
-
作者:
马建萍 来源:世纪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清酒 中央革命根据地 毛衣 何叔衡 老人 徐特立 革命博物馆 沙坝 苏区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
描述:在建党85周年纪念日前夕,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举办了《中共一大代表生平图片史料展》。展品中一件微微泛黄的毛衣引起了我们的注意,驻足在毛衣前,我们仿佛看到了何叔衡和林伯渠两位战友握手道别的情景。这件样式极为普通的毛衣,凝结着两位革命老人深厚的战斗情谊,见证了他们艰苦的革命生涯。原来,当时中央革命根据地有四位革命老人,他们是何叔衡、徐特立、林伯渠和董必武。"四老"经常聚在一起畅谈。1934年中央红军开始长征。何叔衡留在苏区,徐特立、林伯渠和董必武三老则随红军主力长征。何叔衡与林伯渠是同乡又是多年的战友,曾共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