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专利 视频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4)
报纸(4)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4)
名人故居 (4)
按年份分组
2016(1)
2015(1)
2009(1)
2007(1)
2004(1)
2000(2)
1997(1)
按来源分组
团结报(2)
联合时报(1)
上海鲁迅研究(1)
荣宝斋(1)
安徽日报(1)
法音(1)
前进论坛(1)
相关搜索词
李烈钧教育基金会捐助受赞誉
作者: 晓东  来源:团结报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修水县  教育基金会  爱国人士  捐助  革命先驱  爱国主义精神  赞誉  边远贫困  兴教育人  李烈钧 
描述:本报南昌讯:李烈钧教育基金会成立七年来,接受香港、台湾友人,民革党员、有识之士捐款计人民币53万余元。基金会成员珍惜这珍贵的捐赠,七年中资助和奖励江西武宁县、永修县、修水县边远贫困山区大、中、小学生311人上学,为贫困学校添置教学设备等,共计人民币20万元。得到了社会各界和学生及广大家长的赞誉。19
李烈钧教育基金会助贫兴教
作者: 钟凯  来源:团结报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教育基金会  乐育英才  初中毕业生  关心教育  爱国人士  流芳后世  武宁县  公办民助  兴教育人  李烈钧 
描述:本报讯:江西武宁县地处山区,改革开放以来,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事业中取得了辉煌成绩。党和政府竭尽全力办教育,虽已完成了九年义务教育工作,但每年5000余名初中毕业生中只有1000人能上高中,这显然不能满足新世纪人材的需求。为此,中共武宁县委、县政府和广大群众筹措资金300余万元,决定与李烈钧教
忆何香凝老人
作者: 陈凤兮  来源:前进论坛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革命家  太平洋战争  爱国人士  何香凝  蒋介石  棉背心  上海郊区  孙中山  宣传抗日救亡  30年代 
描述:很幸运,30年代初期我在上海读书,毕业出来便认识了何香凝先生,当时我还不到30岁,她是比我大一辈的入。由于她的言行使我折服,我业余时间便自愿登门,断续跟着她作些我力所能及的工作。她对我们工作上的要求非常严格,但对我们的关心却似一位慈祥的老母。她那活生生的嫉恶如仇、与敌不共戴天、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性格,使我这个初出校门的人,受到学校所无的革命再教育。到了新中国,她负责中央华侨事务委员会工作,我也在建国前夕自海外带着满腔创伤奔回北京,又幸运地被安排在她老人家身边。她毕生从事革命的伟大事迹,将来历史自有辉
各地纪念赵朴初居士诞辰100周年信息集锦
作者:暂无 来源:法音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信息集  诞辰100周年纪念日  赵朴初  书法家  爱国人士  《心经》  北京市  居士 
描述:▲11月5日,是赵朴初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念日。北京市书法家协会策划发起"共书心经,缅怀朴老"的活动,在短短的数月里,共收到国内外百余位著名书法家的作品,以不同风格精心书写的《般若波罗蜜多心
我省成立赵朴初研究会
作者: 郭耀华 邹宝元  来源:安徽日报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赵朴初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社会活动家  宗教领袖  三个文明  爱国人士  全面研究  统战部  全国人大常委会  副主席 
描述:本报讯(记者郭耀华邹宝元)10月4日,安徽省赵朴初研究会成立大会在太湖县隆重召开。全国政协副主席丁光训、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季昆森、省政协副主席秦德文出席了会议。赵朴初先生作为著名的社会活动家,杰出的爱国宗教领袖、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一生探索真理、追求进步,孜孜以求、矢志不移,在佛学、外交、书法、文
何香凝在广西的艺术活动与创作
作者: 李永强  来源:荣宝斋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国民党左派  七八  廖仲恺  廖梦醒  一九  何香凝  艺术成就  民主主义革命  革命斗争  前半生 
描述:何香凝(一八七八——一九七二),号双清楼主,广东人,著名爱国人士,政治家。其丈夫是爱国人士,中国国民党左派领袖廖仲恺,其儿子是无产阶级革命家廖承志。何香凝早年追随孙中山参加革命斗争,是中国同盟会
鲁迅葬礼的社会影响
作者: 乐融  来源:上海鲁迅研究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一石激起千重浪  上海办事处  许广平  鲁迅思想  救国联合会  纪念会  社会影响  沙汀  鲁迅精神  鲁迅逝世 
描述:活动,在爱国人士宋庆龄、蔡元培积极支持下,以沈钧儒、章乃器等为首的上海文化界救国联合会积极响应和具体组织下,联合其他各界救国会组织,带动文化界及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在民族救亡的历史大背景下,形成了规模空前、声势浩
通家之好赵朴初
作者:暂无 来源:联合时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口述:周克编写:冯乔古人说的通家之好,就是指两家人多少年来交情深厚,像一家人一样。赵朴初和周克一家就是这样。本期《往事》,讲述原上海市委组织部长、老干部周克一家与著名爱国人士、社会活动家赵朴初岁月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