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专利 视频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19)
按栏目分组
风景名胜 (18)
黄浦街道 (1)
按年份分组
2015(4)
2014(2)
2013(1)
2012(3)
2010(1)
2007(1)
2006(1)
2005(1)
2004(1)
2003(1)
2002(1)
2000(1)
1998(1)
按来源分组
中外建筑(19)
相关搜索词
上海“8号桥”旧厂区改建设计
作者: 广川成一  来源:中外建筑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厂区  上海  改建设计 
描述:上海“8号桥”旧厂区改建设计
特色酒店的主题设计浅析:以外滩老码头精品酒店设计为例
作者: 郭华 蒋涤非  来源:中外建筑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市场主题定位  特殊酒店  主题酒店  风格 
描述:随着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酒店服务产业的竞争也日趋激烈,传统西方式的酒店模式化服务已经渐渐满足不了各个消费群体的需求,市场中酒店业在创造更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主题酒店应运而生.本文主要讨论的重点在于分析总结主题酒店的各个类型,力求在基础理论研究和相关案例介绍的基础上,探析主题酒店如何选择主题、设计主题、最终实现主题的特殊功能.
基于环境心理学的旧建筑商业化再利用研究——以田子坊外部空间分析为例
作者: 吴琼 杭进峰  来源:中外建筑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外部空间  行为活动  优劣势分析  环境心理学  改进意见 
描述:运用环境心理学相关理论,从人们行为活动以及外部空间环境相互影响的角度,研究田子坊的优势与劣势,并提出改进意见。
浅谈田子坊的再生模式
作者: 陈青长  来源:中外建筑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田子坊  里弄再生 
描述:上海近年来集中出现了一批对里弄进行保护与再生的项目,如将少量典型弄堂完整的博物馆式保留,供人参观和研究;又如对弄堂进行低价格的修护,但并不改变它的功能,保存弄堂群体生活的状态:再有一种形式就是置换居住功能,植入商业场所,例如田子坊。本文就田子坊再生模式试图加以反思和分析。
重塑建筑的魅力:淮海中路街道45街坊17/2宗地块商业办公用房项目创作纪要
作者: 陈楠  来源:中外建筑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历史文化  建筑材料  以人为本  绿色建筑  幕墙 
描述:本文以淮海中路街道45街坊17/2宗地块商业办公用房项目为引导,表述商业办公建筑创作中的思路拓展,创造与众不同的建筑空间,赋予建筑表皮新的含义,提示建筑师应如何关注建筑设计和用户体验之间的关系,力求探索其发展趋势。
沙漠中的桃花源:《荒漠驼声》摄影展在上海外滩艺术馆落幕
作者: 宁忠意  来源:中外建筑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宗教活动  无立足之地  第一声  克里雅  李国庆  网上查阅  视觉冲击  死亡之海  上海外滩  老弱 
描述:广袤的大漠,死寂的沙海,雄浑,静穆,总是给人一种单调的颜色:黄色、黄色,永远是灼热的黄色。有时候,仿佛大自然在这里把汹涌的波涛、排空的怒浪,刹那间凝固了起来,让它永远静止不动。有时候,狂风骤袭,沙粒飞扬,天昏地暗,整个一遍沙的世界,让人感觉无立足之地。沙漠,浮现在人们眼帘的是一幅茫茫无际、贫瘠、落后与封闭的画面。而李国庆先生《荒漠驼声》摄影展向人们呈现了真实、自然、美感、和谐的沙漠桃花源景象。虽然展览于5月16日在上海外滩艺术馆落下了帷幕,但展览中《克里雅
大型城市综合体项目开发中的变数:以上海外滩金融中心项目为例
作者: 董科  来源:中外建筑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设计变更  城市综合体  应变能力 
描述:在上海外滩金融中心项目的设计、建造过程中,经历了多次由开发商股权转让、主导设计团队变更、开发商内部高层变动、政府部门对立面效果的干预等因素带来的设计重大变更。如何在保持快速推进项目进度不变的同时,迅速应对及解决各种设计变更带来的问题,满足业主及城市规划部门的要求,是设计单位需要探讨的问题。
李哥庄镇人民广场方案设计构思
作者: 关宇 罗颖 吴松良  来源:中外建筑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广场  文化  空间  尺度 
描述:人民广场紧邻李哥庄镇政府所在地,是城市公共活动中心和城镇现代化的标志性地段。考虑这一特殊地位,广场设计时一方面从城市尺度的角度出发,突出宏伟、庄严的城市标志空间所应有的尺度和氛围;另一方面从个体的人的角度出发,以人为本,体现对人的尊重,营造多元化空间及多元活动,突出广场的公共性、开放性和地方特色。
现代城市广场空间设计研究——重庆市人民广场评析
作者: 潘晓岚  来源:中外建筑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广场  人民广场  重庆  空间设计  城市 
描述:近年来,随着我国各大城市市政建设加速发展,城市景观也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一股广场风在全国迅速蔓延。事实上,广场源于古罗马及西方中世纪传统,有“城市客厅”之称。在国内城市中,真正意义上的广场并不多见,而在社会发展的推动下,人们对公共活动场所有了更多的需求,迫切需要创造更多内容丰富适合行为和心理需求的空间。 今天,西方的外部空间观念已逐渐为我们所接受,外部空间设计也日益受到重视,目前“广场热”下的广场是否是良好的外部空间设计作品呢?我们试以新建的重庆人民广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