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专利 视频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16)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8)
名人故居 (8)
按年份分组
2016(2)
2013(1)
2012(4)
2005(4)
2004(1)
2001(1)
1997(2)
1995(1)
按来源分组
文史春秋(16)
相关搜索词
抗战时期的周恩来与统一战线工作
作者: 罗志  来源:文史春秋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中共领导人  民主联合政府  国民党左派  统战工作  解放事业  双十协定  人格魅力  赫尔利  王世杰  章伯钧 
描述:作为中共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决策者和模范执行者,周恩来以超强的总揽战略全局、驾驭历史发展进程的能力,妥善处理了西安事变、皖南事变、重庆和谈等系列重大事件。同样的居功至伟,他卓有成效地利用各种机缘,为争取和团结国民党左派做了大量工作,使他们与中共密切合作,为民族解放事业和建立和平、民主、富强的新中国而和衷共济。一代伟人的人格魅力和统战智慧,高山仰止。
何香凝与她的诗词书画
作者: 陈水德 甘永  来源:文史春秋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革命家  民族独立  政治家  何香凝  诗词  中国近现代史  书画 
描述:在中国近现代史上,何香凝是一位受人敬仰的杰出女性。她不仅是以民族独立和解放为己任的革命家和政治家,也是一位享誉海内外的卓越画家。
何香凝战时香港经历记
作者: 刘晓滇  来源:文史春秋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战时  上海  何香凝  香港  经历  现代都市  异国情调  30年代 
描述:上世纪30年代,上海有“东方巴黎”之称。富丽堂皇的大饭店,气势不凡的银行、商厦,风格各异的剧院、歌舞厅,租界内一座座充满异国情调的洋房,以及黄浦江港口内停泊着的一艘艘商船无不散发出现代都市的极大魅力。相对于当时中国普遍的贫穷落后,上海的喧嚣繁华恍若有一种超然于中国土地的异域风味。上海,有着太强的诱惑力。上海,也引起了日本人的虎视眈眈。
抗战时期的何香凝和她的儿女
作者: 吴彬  来源:文史春秋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爱国主义  何香凝  生平事迹  中国  抗日战争时期 
描述:抗战时期的何香凝和她的儿女
廖仲恺与何香凝的诀别诗
作者: 卢斯飞  来源:文史春秋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三大政策  国民党左派  中华革命党  廖仲恺  《长恨歌》  何香凝  美国华侨  孙中山  武昌首义  革命党人 
描述:廖仲恺与何香凝的诀别诗
何香凝诗作遗事
作者: 黄子云  来源:文史春秋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政治活动家  诗人  先驱  领袖  近代  中国国民党  诗作  何香凝  民主革命  母性 
描述:何香凝诗作遗事
何香凝画鼠征诗
作者: 黎居正  来源:文史春秋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女画家  为害  经亨颐  岭南派  何香凝  于右任  岁寒三友  中国共产党  民主革命先驱  爱国主义者 
描述: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我国民主革命先驱、中国共产党挚友,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已故主席、现代岭南派著名女画家何香凝善诗词,擅国画,长书法,且造诣良深。是故,其画多题诗,或诗、书、画均出己手,亦有嘱书、征题者。她与经亨颐、陈树人合作的《岁寒三友图》,于右任题诗其上之事,早誉传四海。但她画鼠征诗,于今却鲜为人知。鼠者,窃食毁物成性,且污秽传病,为害非浅,尽管推其为岁序之首,终因其恶习,令人恶之,故有老鼠过街,人人喊打之说。大概由于老鼠名声狼藉的缘故,古往今来的画家绝少画它那嘴尖尾长的尊容。何香凝偏亮其劣性而画之。
丹青写春秋 浩气存千古——何香凝贺县绘画抗日活动侧记
作者: 胡庆生  来源:文史春秋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桂西  广东人  丹青  廖仲恺  贺县  何香凝  抗日活动  中国画  沦陷  作品 
描述:偶读廖承志先生《何香凝中国画选集》(广东人民出版社)香港沦陷后,从粤北到桂西,四年飘泊,(指何香凝)作画不多,所画的画就将就画在当时可能找到的纸张上。且该画集中也未收进有这时期的作品。为飨
蔡元培与德国
作者: 单滨新  来源:文史春秋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赴德国  教育救国  文化交流  莱比锡  世界史研究  大学校长  柏林大学  出国留学  蔡元培  世纪初 
描述: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社会经历“数千年未有之变局”。在此新旧交替的过渡期,一些有识之士开始出国留学、开眼看世界,希冀从西方寻求救亡兴国之道。 蔡元培就是这股留学热潮的一份子。他一生6次出国,旅居国外近12年。其中先后3次赴德国求学、考察,共计5年多,为其认识西方文明、实践教育救国理想积累了充足养分。 “世界学术德为尊” 蔡元培(1868—1940),字鹤卿、孑民,浙江绍兴人。光绪十五年(1889年),21岁的蔡元培就考中举人,26岁点为翰林。1901年任上海南洋公学特班总教习,后又任中国教育会会长、爱
蔡元培的人情底线
作者: 史飞翔  来源:文史春秋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亲戚  底线  谋事  人情  生活中  毛泽东  皇帝  蔡元培  国民政府  来者不拒 
描述:常言道:“皇帝也有穷亲戚。”中国人历来讲究人情世故,所以生活中我们常能听到某某人重乡情、某某人念旧恩、某某人肯为亲戚朋友办事这样的赞誉;相反,对于那些薄情寡义、刻薄寡恩的人,人们则加以贬斥。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在人情这个问题上人们往往不得不有所顾忌。蔡元培,这位被毛泽东称为是“学界泰斗、人世楷模”的大贤,面对人情同样也是难以免俗。 辛亥革命后,蔡元培曾任国民政府委员、监察院长、司法部长、教育总长、大学院院长、中研院院长、北京大学校长、北京图书馆馆长等多重职务,可谓“位高权重”,然而他并不习惯这种生活。他说: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