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鲁迅与他的书斋
 
		          - 
		          		作者:暂无
		          		出版日期:2016-07-06
		          		
		          
 
		          - 描述:伍若毅1934年,《人世间》杂志的编辑写信给鲁迅,要求应允前去采访,并以书房为背景拍一张照片。鲁迅写了一封十分幽默的信予以拒绝:“作家之名颇美,昔不自重……头脑里并无思想,寓中亦无书斋……倘先生他日另作‘伪作家小传’时,当罗列图书,摆起架子,扫地欢迎也。”鲁迅说“寓中亦无书斋”,但他一生大部分时间都
 
        		
				
		          - 鲁迅与京师图书馆
 
		          - 
		          		作者:暂无
		          		出版日期:2017-01-22
		          		
		          
 
		          - 描述:回顾鲁迅短暂而成就卓著的一生,我们会发现,他与图书馆结缘殊深。图书馆滋养了鲁迅,而鲁迅又以他的巨大成就回报了图书馆。他700万字的著译,早已珍藏在全国各个图书馆。鲁迅全集》早已被译成数十种语言文字,在多国图书馆珍藏。在鲁迅一生的图书馆缘中,他与京师图书馆之间的情缘尤其深厚,直到晚年他还特别怀念京师图
 
        		
				
		          - 鲁迅与云冈
 
		          - 
		          		作者:暂无
		          		出版日期:2016-06-29
		          		
		          
 
		          - 描述:董凯1963年8月,鲁迅先生夫人许广平参观云冈石窟。鲁迅作为二十世纪的伟大人物,其人格魅力和思想光焰几乎笼罩中国一个世纪。作为长在红旗下的我们,从小学课本里便开始接触鲁迅,但了解最多的是他的小说和翻译,他在艺术方面的成就几乎一无所知。日前,云冈石窟美术馆举办的“朝花夕拾——鲁迅的美术世界”却将鲁迅先
 
        		
				
		          - 鲁迅与书法   陆钰馨
 
		          - 
		          		作者:暂无
		          		出版日期:2017-04-23
		          		
		          
 
		          - 描述:日前,由鲁迅文化基金会绍兴分会举办的“鲁迅与书法”大师对话笔会在鲁迅故里举行,书法艺术家们一起座谈了鲁迅与书法的渊源,造诣以及所展示的深刻的文化意义。作为大文学家、思想家的鲁迅,对书法“无意为之”,表现为不假雕饰,不具声色,不计成败,就是作书也不择笔,用的是几分钱一支的“金不换”。俗话说“无心插柳柳
 
        		
				
		          - 鲁迅与丰子恺翻译“撞车”
 
		          - 
		          		作者:暂无
		          		出版日期:2017-04-01
		          		
		          
 
		          - 描述:《苦闷的象征》是日本学者厨川白村(1880-1923)的文艺理论著作,1924年2月在日本由改造社出版。该书的问世,某种意义上是对中国当时“苦闷文学”的一种理论总结。两个月后的4月8日,鲁迅买到日文版原著,9月22日着手翻译,10月10日译完,第一、第二部分于10月1日至31日在《晨报副刊》上连载,
 
        		
				
		          - 鲁迅与丰子恺“撞车”
 
		          - 
		          		作者:杜学峰  
		          		出版日期:2017-01-11
		          		
		          
 
		          - 描述:《苦闷的象征》是日本学者厨川白村(1880-1923)的文艺理论著作,1924年2月在日本由改造社出版。该书的问世,某种意义上是对中国当时“苦闷文学”的一种理论总结。两个月后的4月8日,鲁迅买到日文版原著,9月22日着手翻译,10月10日译完,第一、第二部分于10月1日至31日在《晨报副刊》上连载,
 
        		
				
		          - 鲁迅与丰子恺“撞车”
 
		          - 
		          		作者:周惠斌  
		          		出版日期:2016-10-11
		          		
		          
 
		          - 描述:《苦闷的象征》是日本学者厨川白村(1880—1923)的文艺理论著作,1924年2月在日本由改造社出版。该书的问世,某种意义上是对中国当时“苦闷文学”的一种理论总结。两个月后的4月8日,鲁迅买到日文版原著,9月22日着手翻译,10月10日译完,第一、第二部分于10月1日至31日在《晨报副刊》上连载,
 
        		
				
		          - 鲁迅与丰子恺“撞车”
 
		          - 
		          		作者:暂无
		          		出版日期:2017-02-11
		          		
		          
 
		          - 描述:杜学峰《苦闷的象征》是日本学者厨川白村(1880—1923)的文艺理论著作,1924年2月在日本由改造社出版。该书的问世,某种意义上是对中国当时“苦闷文学”的一种理论总结。两个月后的4月8日,鲁迅买到日文版原著,9月22日着手翻译,10月10日译完,第一、第二部分于10月1日至31日在《晨报副刊》上
 
        		
				
		          - 鲁迅与丰子恺“撞车”
 
		          - 
		          		作者:暂无
		          		出版日期:2016-12-24
		          		
		          
 
		          - 描述:《苦闷的象征》是日本学者厨川白村(1880—1923)的文艺理论著作,1924年2月在日本由改造社出版。该书的问世,某种意义上是对中国当时“苦闷文学”的一种理论总结。两个月后的4月8日,鲁迅买到日文版原著,9月22日着手翻译,10月10日译完,第一、第二部分于10月1日至31日在《晨报副刊》上连载,
 
        		
				
		          - 鲁迅与丰子恺“撞车”
 
		          - 
		          		作者:暂无
		          		出版日期:2016-12-24
		          		
		          
 
		          - 描述:《苦闷的象征》是日本学者厨川白村(1880—1923)的文艺理论著作,1924年2月在日本由改造社出版。该书的问世,某种意义上是对中国当时“苦闷文学”的一种理论总结。两个月后的4月8日,鲁迅买到日文版原著,9月22日着手翻译,10月10日译完,第一、第二部分于10月1日至31日在《晨报副刊》上连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