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专利 视频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鲁迅的遗产
作者: 刘伟  来源:中国研究生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狂人日记》  病态心理  相关产品  《鲁迅全集》  夏瑜  启蒙者  至论  《彷徨》  《呐喊》  《朝花夕拾》 
描述:今年是鲁迅诞辰135周年暨逝世80周年,媒体和学者陆续发表了不少纪念鲁迅的文章。这么多年来,纪念鲁迅似乎已经成了“专业”,相关产品数量极其丰富。光是《鲁迅全集》市面上就有好些版本,《呐喊》、《彷徨》、《朝花夕拾》等著作的单行本更是不胜枚举,数以千计的书籍,成千上万的回忆文章,许许多多以鲁迅研究为毕生事业的学者,博物馆和陈列室……至于儿童读物、画册、漫画、雕塑、电影、音乐、话剧、招贴画、书签、纪念章等等更是不一
鲁迅与翼城才女吴曙天
作者: 刘峰  来源:文学教育(下)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刘半农  翻译论  道尹  中国现代文学史  《呐喊》  近代木刻选集  吴曙天  《语丝》  论翻译  如梦令 
描述:鲁迅这位世纪文豪格外提携和爱护青年人,其中有一位被称为“翼城才女”的“女子”与鲁迅保持了长达七年的友谊,直到1930年这位“翼城才女”在上海患病,又随夫入川才与鲁迅交往逐渐减少,那么这位翼城才女是谁?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关于这位“翼城才女”只有这么一点资料:吴曙天,原名吴冕藻,1903年出生于山西翼城县,祖父曾任甘肃道尹。有一说是他的祖父随口将她与人婚配,丈夫是在宁波一带非常富有的大户人家的子弟,吴曙天不愿意这门婚事,就逃婚到南京求
鲁迅与翼城才女吴曙天
作者: 刘峰  来源:文学教育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刘半农  翻译论  道尹  中国现代文学史  《呐喊》  近代木刻选集  吴曙天  《语丝》  如梦令  论翻译 
描述:鲁迅这位世纪文豪格外提携和爱护青年人,其中有一位被称为"翼城才女"的"女子"与鲁迅保持了长达七年的友谊,直到1930年这位"翼城才女"在上海患病,又随夫入川才与鲁迅交往逐渐减少,那么这位翼城才女是谁?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关于这位"翼城才女"只有这么一点资料:吴曙天,原名吴冕藻,1903年出生于山西翼城县,祖父曾任甘肃道尹。
鲁迅永远不会过时
作者: 刘琨亚  来源:高中生学习(学法指导)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社会进步  《狂人日记》  许广平  陈思和  中文系主任  现代性  《呐喊》  现代中国  人文学院  《野草》 
描述:“鲁迅是现代中国最伟大的作家之一,这是谁也无法否认的。但我并不认为鲁迅有多么高深的思想,应该说,他是一个对中国社会有深刻体验、并且敢于实践的作家,他把知识分子的良知、对社会进步的追求,都付诸于实践当中,这就是他与众不同的地方。”谈到鲁迅的时候,复旦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中文系主任陈思和教授陈思和教授直言不讳地说。还原一个真实的鲁迅今天的年轻人与鲁迅当年的真实生活已有距离,责任不在年轻人,这是鲁迅研究中出的问题。“鲁迅成为政
鲁迅的处女作
作者: 侯建磊  来源:躬耕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狂人日记》  二字  文学作品  样地  《鲁迅全集》  《彷徨》  《伤逝》  《呐喊》  吉林摄影出版社  《野草》 
描述:手头有一套《鲁迅全集》,吉林摄影出版社2004年3月第1版,草绿色封面,杂志样开本,装帧素净,薄薄四册,丝毫没有“全集”的样子,字数却高达163万字。除了“鲁迅日记”和“两地书”,他的文章都在
钙质的鲁迅(外一篇)
作者: 石淑芳  来源:延安文学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花花草草  超速运转  天将  自我安慰  于斯  西瓜苗  劳其筋骨  《呐喊》  露天电影  乡村生活 
描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我头上顶着太阳的芒刺,脚下踩着潮热的湿土,周身被烘热的暑气携裹,默诵这些从记忆旮旯里搜寻来的自我安慰时,被丈夫的呵斥声打断。他突兀的高音在空旷的田野极富穿透力,针一样戳进我的胸膛。上午的骄阳下瓜苗呆在塑料薄膜里,像鱼呆在浑水中一样憋气,解救刻不容缓。可是我是一架没有加油的机器,怎可能超速运转。虽然新婚不久,但是丈夫对西瓜苗比对我好。我肚子
在鲁迅先生故居
作者: 郑文燮  来源:重庆建筑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三条  朱安  老样子  鲁迅故居  孤独者  《彷徨》  《呐喊》  陀思妥耶夫斯基  封建专制  秋夜 
描述:或许是一种机缘,或许冥冥中的感召,纯属偶然,我在暌隔三十余年后,又回到了北京。北京城市的变化之大,几乎使我难以辨识,先前熟悉的街衢大都不知所往,连僻野荒郊的阜城门外都鳞次栉比地建起了高楼。我要寻找的旧地是阜城门内西三条胡同的鲁迅故居。拐了几条胡同,周遭都是用红颜料刷写的,加了醒目圆圈的“拆”字。好在鲁迅故居的门匾还在,寻找起来还不甚费事,只是在阴晦的冬日显得突兀而孤独,冷
鲁迅和韦氏兄弟
作者: 韦德锐  来源:大江南北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工人绥惠略夫  中国小说史  未名社  宏才远志  未名丛刊  青年作家  《呐喊》  乌合丛书  纪念文章  并肩战斗 
描述:今年是鲁迅先生逝世八十周年,我要写一篇纪念文章,这不仅是出于对鲁迅的高山仰止之心,还因为我的堂叔父韦素园、韦丛芜曾和鲁迅并肩战斗,也是先生提携的青年作家,是他的学生,所以在感情上和鲁迅更觉亲近。1924年,爱好文学的韦素园、韦丛芜从安徽来到北京。他们在离北京大学不远的沙滩新路租了一间陋室栖身,这“一间破小屋子”后来成了“未名社”编辑部。
鲁迅钞古碑动因分析
作者: 程立雪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立人  《狂人日记》  鲁迅思想  孙伏园  鲁迅研究  横眉冷对  《呐喊》  教育总长  生活状况  关于鲁迅 
描述:横眉冷对,是先生外表的"冰";俯首甘为,是先生内心的"火"。"立人"是贯穿二者的纽带,是肯綮。——前言鲁迅在《〈呐喊〉自序》中回忆"五四"前后曾在S会馆"钞古碑"消磨了许多时光。周遐寿(即周作人)是鲁迅先生前期生活状况的知情人,据他说"抄碑的目的本来也是避人注意,叫袁世凯的狗腿看了觉得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