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专利 视频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陈波儿和袁牧之双赴延安之背后
作者: 孙健三  来源:电影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电影胶片  黄金时代  陈波儿  袁牧  延安  中国话剧  电影人  30年代 
描述:20世纪30年代,袁牧之和陈波儿可是中国影坛大放光彩的人物!1938年,大批上海的电影人纷纷从武汉撤退到重庆,因为战时的重庆没有电影胶片,虽有大批的著名电影人挤到了重庆,却根本没有电影可拍。没有电影可拍的电影人们,就在重庆创造了中国话剧的黄金时代。就在大批上海电影
重读袁牧之
作者: 杨洪玲  来源:电影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电影语言  百科全书  电影观念  教育意义  中国电影史  袁牧  “经典”  影片  重读  事业管理 
描述:袁牧之可以说是中国电影史上百科全书式的人物,他集编、导、演与电影事业管理于一身,用心血和汗水浇灌培育中国电影。他拍摄的一批富有教育意义、为广大观众喜闻乐见的影片,至今仍然为中国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他的电影观念与电影语言的创见为中国电影当前乃至今后的发展做出了具有开拓意义和里程碑性质的贡献。
怀念亲爱的父亲袁牧之
作者:暂无 来源:电影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父亲  戏剧舞台  袁牧  新中国  电影事业  左翼电影  怀念  中国人民 
描述:父亲为中国人民的电影事业倾其一生心血,创造了诸多的第一。无论是进步戏剧舞台上,左翼电影席位上,从无到有的党的电影、人民电影、新中国的电影,他切切实实是党的忠诚战士,有功有劳的一代良臣。他的艺术创作
怀念袁牧之同志
作者: 夏衍  来源:电影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副部长  苏联卫国战争  表演艺术  戏剧家  新中国  青年教师  中国电影艺术  电影制片厂  副主席  文化部 
描述:1989年10月26日,广电部电影局、中国电影家协会、中国戏剧家协会、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在京联合主办了“袁牧之同志纪念会”。出席会议的有电影界、文学界、戏剧界人士及新闻记者百余人。李瑞环、贺敬之
纪念袁牧之同志
作者: 陈昊苏  来源:电影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广大人民群众  政治  启示  中国电影  纪念  觉醒  革命斗争  电影艺术  实践  中国人民 
描述:我们为中国电影史上有袁牧之同志这样富于才华和成就卓著的艺术前辈而感到骄傲。袁牧之同志一生留给我们最重要的启示是他从年轻的时候就关注当时的人民革命斗争,努力地在艺术的领域表现这个斗争,以艺术的实践去影响广大人民群众,唤起他们在政治上的觉醒。袁牧之同志为人民解放和
袁牧之左翼电影编导的叙事风格和历史贡献
作者: 徐秋儿  来源:当代电影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电影叙事  《都市风光》  《马路天使》  袁牧之 
描述:袁牧之编导的《都市风光》、《马路天使》等左翼电影电影叙事语言、手法和策略的探索有其独特的价值。主要表现在:新颖的叙事内容——"中国式"新现实主义精神的凝聚;独特的叙事手法——苦难悲剧内容与幽默喜剧手法相结合;多维的叙事策略——音乐、画面、表情动作多元素联动叙事
何处是家园?——一代巨星周璇的心路铭记
作者: 钱迪  来源:电影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铭记  演唱者  导演  小资情调  周璇  《花样年华》  故事  歌曲  家园  王家卫 
描述:我所知道的周璇,没有花样的年华,却有雨打漂萍一样的沉浮经历。我分明感到安息在上海静安公墓的那个灵魂,被尘世的扰攘再一次折磨得玉容含恨,痛不欲生。在岁月里,寂寞地哼唱着那些我们都熟悉的旋律,渐行渐远?
陶菊隐传记叙事的文学研究
作者: 辜也平  来源:荆楚理工学院学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叙事  传记  通俗性  接受 
描述:、选择公众熟悉近代名人为传主,强化自身与传主的关系,并通过非叙事话语明晰表达对人物的评判;二、善于从历史事件中提炼情节,在强化因果链接中不断制造戏剧性的悬念;三、着力打破传统史传简约记事的写法,注重细节
纪录电影《外滩佚事》叙事策略与搬演手法的创新应用
作者: 朱家岚  来源:现代视听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叙事人称  纪录片搬演  叙事视角  人物塑造 
描述:纪录电影《外滩佚事》以外滩为背景,通过搬演五个传奇人物的命运历程来展现上海外滩的历史,其中,第一人称的叙事策略和由专业演员出演纪录片的手段让业界争议不断。本文从纪录片的叙事人称、叙事视角、人物塑造
旧城更新叙事的权力维度和理念维度:以上海“田子坊”为例
作者: 于海  来源:南京社会科学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叙事  田子坊  旧城更新 
描述:过去二十年,上海旧城改造最有名的项目之一是田子坊。田子坊做得有声有色,却非一帆风顺,它曾多次面临被拆迁的危机。田子坊求生存的斗争既是政府内部关乎开发主导的权力之争,更是城市更新的模式之争和城市发展的理念之争。田子坊实验的艰难,在于它是从政府内部对城市更新主导模式的认真质疑,及对更好兼顾城市文脉、创新产业、居民利益和社会公正的包容性改造新模式的真诚实践。田子坊可能成为孤独的成功者,但田子坊的经验和原则不应成为孤案,而应得到充分的肯定并在未来城市的更新中得以大力地推广。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