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专利 视频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0图]上海美术馆 仇德树
作者: 仇德树  来源: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中国  绘画 
描述:仇德树从上个世纪70年代末开始进行水墨实验,80年代中期成为中国最早的职业艺术家。本书的作品也包括他在草草社时期的作品,虽然在画面构成上可见西方现代观念的影响,但皆取材自中国传统的图像资源。从1982年起,一个偶然的机会,旧石板上的裂痕启悟了仇德树,从此开始"裂变"这一主题的创作,并在以后的十几年中反复地研究其技法和深化其主题。他对"裂变"这个题材和技法的探索,从沉重的传统文化和强大的西方文化影响中挣脱出来,找到了自己的观念和方式。
92上海博物馆
作者: 杨飞   来源:中文信息(行游数码)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青铜器  陶瓷器  书法  珍贵文物  少数民族  上海博物馆  绘画 
描述:薄荷片推荐:上海博物馆是与北京,南京,西安齐名的中固四大博物馆之一,馆藏珍贵文物12万件,包括青铜器,陶瓷器,书法绘画,玉牙器,竹木漆器,甲骨,玺印,少数民族工艺等21个门类;毒中尤以面铜嚣,陶瓷嚣,书法,绘画为特色。[编者按]
略论黄自两首艺术歌曲的演唱风格
作者: 陈喜红  来源:艺术教育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黄自  艺术歌曲  演唱风格 
描述:文章尝试从黄自两首著名的艺术歌曲不同情感表达的需要入手,就演唱的音色、语言、句法、速度、力度等方面的不同变化展开论述,探寻其演唱的风格特点,以利演唱充分体现作者的创作意图和提高声音的审美内涵。
黄自艺术歌曲的艺术风格及其演唱初探
作者: 邹京航  来源:大众文艺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艺术分析  钢琴伴奏  歌曲旋律  春思  黄自  艺术风格  西洋美声唱法  歌词内容  艺术歌曲  起音 
描述:黄自是中国早期艺术歌曲创作的代表性人物之一。其歌曲旋律优美、歌词清丽、钢琴伴奏织体丰富。我们应科学地运用西洋美声唱法来表现其歌曲风格,充分展示歌曲意境。本文通过对黄自《春思曲集》中三首以现代诗词为题材的艺术歌曲的粗浅的艺术分析,试着对演唱上做出一点提示。
上海美术馆举办《势象——张岚军绘画作品展》
作者:暂无 来源:上海证券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沁园春·雪之五⊙本报记者邱家和《势象——张岚军绘画作品展》将于2008年3月22日至31日在上海美术馆举办,展出的作品包括铜版画、水彩、油画共四十余件作品。张岚军的绘画以抽象图式为主要表现形式,直接运用线条、块面及其组合构成等形式因素,来表达他的内心体验和情绪意趣。此外,其绘画具有中国
黄自作品与同时期艺术歌曲作曲家作品风格之比较
作者: 陆建玲  来源:黄河之声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黄自艺术歌曲  赵元任  创作特色  聂耳 
描述:从黄自艺术歌曲的曲式结构、和声、调式调性、词曲的结合和题材内容等方面与赵元任.聂耳这两位具有代表性艺术歌曲作曲家的创作特色各方面进行对比,阐述他们各自的异同。从而体现黄自艺术歌曲的独特价值。
中国精神气派:《势象:张岚军绘画作品展》上海美术馆学术研讨会纪要
作者: 徐晓力  来源: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铜版画  绘画作品  版画艺术  中国艺术  中国气派  艺术家  中国画  美术馆  研讨会纪要  中国精神 
描述:编者按: 2008年3月22日--31日,上海美术馆举办了,展出了四十余件铜版画、水彩、油画作品同期举行了作品学术研讨会,由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所长梁江任学术主持,就张岚军创作的风格与特点、作品的文化含量和精神职向以及与中国文化发展的关联等问题作深入的探讨,现辑录如下.
[0图]百年外滩建筑 Shanghai China the bund & architecture of one century 中英文本 eng
作者: 王绪远  来源: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20世纪  建筑史  黄浦区 
描述:本书分百年沧桑、建筑风格、建筑元素、建筑再生四部分。内容包括:外滩的由来、新古典主义、外滩十八号等。
“老码头”展示梦幻夜景
作者:暂无 来源:天天新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经过改造,有着140年历史的十六铺客运码头地区的老厂房如今变成了上海一个新的时尚休闲消费场所。这里以石库门建筑设计风格再现上世纪40年代老上海的繁华风貌,成为上海新的时尚地标。
何香凝书画艺术与爱国情怀
作者: 王俊彦  来源:纵横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书画艺术  爱国民主人士  廖仲恺  何香凝  日本政府  抗日救亡运动  东京华侨总会  日本人  宋庆龄  孙中山 
描述:何香凝自幼喜爱国画,留学日本期间,进入美术学校深造,在参加革命的同时,与日本人民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九一八"事变后,何香凝"携笔从戎",支持爱国民主人士开展多种抗日救亡活动,用自己的绘画作为对热心捐助的答谢、对抗战将士的鼓励。新中国建立后,何香凝又用书画艺术,为中日两国的友好往来架设了桥梁。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