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专利 视频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闫平个展在上海美术馆开幕
作者:暂无 来源:上海证券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王丽5月30日下午由上海美术馆、中国人民大学徐悲鸿艺术学院主办,巨辉国际文化传播(北京)有限公司尚艺术中心协办的《唱不尽的牡丹亭———闫平油画展》在上海美术馆开幕。上海文广局副局长毛时安、中国美术家协会秘书长张祖、中国人民大学徐悲鸿艺术学院院长徐庆平、上海美术馆执行馆长李磊、尚艺术中心总裁唐炬等
“文革”初期宋庆龄致龚澎的一封信
作者: 郑培燕  来源:世纪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文化大革命  帝国主义  新中国  新制度  宋庆龄  收信人  社会主义国家  孙中山  中国共产党  文革 
描述:笔者近日在馆藏档案中发现一份宋庆龄的英文信手稿,长达13页,收信人为Com.Kung Peng,日期为7月13日。笔者考证后确定此信写于1966年,收信人Com.Kung Peng是曾任外交部新闻司司长、外交部部长助理的龚澎。结合其他档案资料,笔者弄清了宋庆龄写这封信的缘由,即希望通过龚澎向女作家韩素音转达自己的一些观点和意见。 宋庆龄写信的缘由 女作家韩素音,原名周光瑚,中西混血儿,国际知名的中国问题专家,与龚澎是燕京大学同学,也是多年的好朋友。得益于龚澎的鼓励和帮助,韩素音1956年以后至“文革”期间
冷漠的局外人与麻木的看客——加缪和鲁迅笔下的主要人物对比
作者: 张昳婧  来源:中华少年.科学家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加缪  局外人  鲁迅  看客 
描述:法国作家阿贝尔·加缪在其经典小说《局外人》中用近乎疯狂的笔法描绘了一个不可能出现、难以让人理解却真实到刺骨的荒诞人物形象——莫索尔。他的荒诞让人觉得可笑——母亲死了,他想到的不是悲痛,不是难过,而是考虑在母亲的灵柩边吸烟是否妥当,并且在纠结片刻后抽了烟。但比他更荒诞的似乎是那个时代:他被判死刑不是因为他杀了人,因为杀死一个阿拉伯人在当时不足以构成犯罪,他被判死刑是因为他母亲去世了他没有哭。几乎在同一个时代,地球的另一端另外一个国家正在饱受沧桑,社会腐朽,人心缭乱。一个为了群众利益而牺牲的革命英雄在被斩首示
冷漠的局外人与麻木的看客——加缪和鲁迅笔下的主要人物对比
作者: 张昳婧  来源:中华少年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加缪  局外人  鲁迅  看客 
描述:法国作家阿贝尔·加缪在其经典小说《局外人》中用近乎疯狂的笔法描绘了一个不可能出现、难以让人理解却真实到刺骨的荒诞人物形象——莫索尔。他的荒诞让人觉得可笑——母亲死了,他想到的不是悲痛,不是难过,而是考虑在母亲的灵柩边吸烟是否妥当,并且在纠结片刻后抽了烟。但比他更荒诞的似乎是那个时代:他被判死刑不是因为他杀了人,因为杀死一个阿拉伯人在当时不足以构成犯罪,他被判死刑是因为他母亲去世了他没有哭。几乎在同一个时代,地球的另一端另外一个国家正在饱受沧桑,社会腐朽,人心缭乱。一个为了群众利益而牺牲的革命英雄在被斩首示
鲁迅日记里的吃食
作者: 潘彩霞  来源:各界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某个绍兴特产,堂而皇之打着“鲁迅最爱”的旗号,可见,鲁迅的吃,是大大的有名的.一个时刻准备举起匕首、投枪的金钢战士,一个头上长角身上长刺经常怒发冲冠的钢铁英雄,居然也是个“吃货”.在《朝花夕拾》中,鲁迅曾这样说:“我有一时,曾经屡次忆起儿时在故乡所吃的蔬果:菱角,罗汉豆,茭白,香瓜.凡这些,都是极其鲜美可口的;都曾是使我思乡的蛊惑.”鲁迅爱吃,却并非山珍海味大鱼大肉,自家吃的菜和普通市民没什么区别,常常只是“老三样”,一碗素炒豌豆苗,一碗笋炒咸菜,一碗黄花鱼,用萧红的话说“简单到极点”.只有有客时,才会丰
鲁迅与泰戈尔的当代遗产
作者: 陈浩  来源: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时代文化  文化交流  鲁迅  泰戈尔  文学大师  当代  内心世界  文化遗产 
描述:泰戈尔是印度著名的文学家,也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鲁迅是中国现代最伟大的作家,也被誉为现代中国的“民族魂”。鲁迅与泰戈尔都植根于东方文化的土壤,登上了东方文学的最高峰,并给世界文学带来了巨大影响。同为东方民族的两位文学巨人,鲁迅与泰戈尔不仅在中印两国读者中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他们也是中印两国文化交流的象征。1924年,泰戈尔访问了中国,在当时掀起了一阵“泰戈尔热”。鲁迅参加了为泰戈尔举办的六十四岁生日庆祝大会,并观看了英语话剧《齐德拉》。两位不同国度的文化巨人得以见面,此后,鲁迅便多次谈论起
情怀悠远的蔡元培:《蔡元培自述》读后感
作者: 夏爱华  来源:山西老年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国史馆  层次的  北大学子  进北京  自收缩  文中  想当初  传者  北大校长  学界泰斗 
描述:1940年3月5日,蔡元培离开了我们。转眼74年过去,一代英才的光辉形象依然在我们心中闪耀。此时,捧读《蔡元培自述》也就有了更深层次的意义。不仅是追忆,更是怀念,还有深刻的思考,对教育,乃至人生全方位的思索。这本书,可以说是蔡元培先生的自传。一般来说,名人都会有传记,但多半是由他人为之,自己作传者其实并不多。也正因此,蔡元培亲笔写就的这本书,就更具魅力了。他对自己人生的描述,客观、真实、公平、公正。他用简洁的文笔娓娓道来,坦诚亲切,沉静安详。在《我在北京大学的经历》一文中,他这样写道:"民国五年冬,我在法
王国维、蔡元培等人对德系资源的比较接受及其相关教育理想
作者: 叶隽  来源:教育学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德系资源  蔡元培  裴斯泰洛奇  王国维 
描述:1870年前后生人一代的原生代知识精英中的代表人物的共通之处,是留日的王国维与留欧的蔡元培对作为瑞士文化代表的裴斯泰洛奇教育思想的接受.他们对康德、包尔生的共同关注,可凸显出他们共享的德系资源背景.但两者又有不同,王国维对歌德、席勒、裴斯泰洛奇的接受路径区别,凸显出那代学人在面对西潮东来时的教育学意识与元命题辨识能力,他对裴斯泰洛奇的教育思想与成长小说的双重关注,更显示出其不俗的艺术鉴赏力和启蒙情怀的良好结合.相比较中国传统的有教无类概念,教育作为一种独立的学术概念,在西方有其独立的学术传统.蔡元培作为留
[0图]郎静山摄影作品
作者: 郎静山  来源:北京:印刷工业出版社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中国  摄影集  现代 
描述:郎静山(1892年~1995年),浙江兰溪人,中国最早的摄影记者。郎静山创立的集锦摄影,在世界摄坛上独树一帜。一生酷爱摄影,精研摄影艺术创作无数,在20世纪中前期,以集锦摄影独步天下。郎静山的作品曾成功地打入世界众多的摄影比赛。从1932年他的《柳荫轻舟》入选日本摄影沙龙后,紧接着他的《春树奇峰》又入选英国的摄影沙龙。从此以后,他的集锦摄影就频频在世界的沙龙摄影上得手,前后共有1000多幅次作品在世界的沙龙摄影界展出。曾经获得美国纽约摄影学会颁赠的1980年世界十大摄影家称号。本书汇集郎静山先生众多摄影作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