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专利 视频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鲁迅当官
作者: 房向东  来源:青年博览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袁世凯  临时大总统  教育部  许寿裳  鲁迅  周树人  北洋政府  南京临时政府 
描述:鲁迅这一生,与官也沾了一点边的。从1912年到1926年,鲁迅始在南京临时政府,进而到北京北洋政府,为教育部部员。1912年8月21日,时任临时大总统的袁世凯任命三十二名教育部佥事,据专家考证,相当于今天的正处长,其中就有周树人、许寿裳。鲁迅在第二天的日记里写道:“展见教育部任命名氏,余为佥事。”
辛亥革命前后的蔡元培
作者: 单滨新  来源:党史纵横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袁世凯  革命党  教育救国  辛亥革命前后  教育改革  蔡元培  辛亥革命时期  清政府  孙中山  文化教育事业 
描述:辛亥革命有个酝酿发展过程,时间可以从1894年底兴中会成立算起,一直到辛亥年推翻满清统治后的袁世凯复辟。辛亥革命时期,近代知识分子对于挽救民族危亡的道路选择,林林总总。"改良"还是"革命","先革命
鲁迅当“官”
作者: 房向东  来源:领导文萃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袁世凯  临时大总统  教育部  许寿裳  鲁迅  周树人  北洋政府  南京临时政府 
描述:鲁迅这一生,与官也沾了一点边的。从1912年到1926年,鲁迅始在南京临时政府,进而到北京北洋政府,为教育部部员。1912年8月21日,时任临时大总统的袁世凯任命三十二名教育部佥事,据专家考证
胡政之主办的《国闻周报》
作者: 刘阳  来源:民国春秋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袁世凯  蒋介石政权  中国现代史  民国时期  周报  反直三角同盟  《大公报》  胡政之  吴鼎昌  总编辑 
描述:回国。1912年担任上海《大共和日报》日文翻译,1913年任该报总编辑。1915年,因及时报道“二十一条”的幕后交涉情况、揭露袁世凯的卖国行径,在新闻界崭露头角。1916年,担任安福系《大公报》经理兼总编辑,宣扬皖系的亲日路线,为国人所讽
陶菊隐与北洋军阀
作者: 孝芳  来源:海内与海外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北洋军阀  袁世凯  吴佩孚  中国书店  陶菊隐  军阀统治  琉璃厂 
描述:年轻的时候喜欢读杂书,尤其爱读文史之类的书。也常去琉璃厂中国书店买旧书,偶然发现一本《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立即购回细细阅读,获益匪浅。全书乃八册,未窥全豹,心
民初李烈钧在江西的改革
作者: 吴晓平  来源: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袁世凯  都督  军政府  “二次革命”  社会秩序  裁军  直动  江西  军队  李烈钧 
描述:李烈均是中国近代史上的著名人物.他率先发动“二次革命”,反对袁世凯的专制统治,在全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史学界对李烈均在“二次革命”中的活动多有研究,但对他任江西军政府都督期间所进行的改革却很少论及
董竹君险遭范绍增暗杀
作者: 马宣伟  来源:世纪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二次革命  袁世凯  中华革命党  董竹君  军政府  四川  档案  护法战争  孙中山  史料 
描述:袁世凯死,夏之时和董竹君从日本回四川。夏之时参加护法战争,1920年退出军政界,闲居成都。1921年,夏之时在成
怀念父亲陶菊隐
作者: 陶端  来源:世纪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袁世凯  历史见证人  史话  父亲  三十年  国民党  上海市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蒋百里  新闻报 
描述:著述丰富,除了《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还有《菊隐丛谈》、《袁世凯演义》、《孤岛见闻》、《记者生活三十年》、《蒋百里传》等脍炙人口的文史著作传世。陶菊隐先生在新中国建立后先后任华东军政委员会参事、上海市人民委员会参事、上海市文史馆副馆长,适值他诞辰110周年之际,本刊特发表其后人撰写的回忆文章,以示纪念。
“二次革命”前李烈钧与袁世凯的斗争
作者: 许海泉  来源:争鸣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二次革命”前李烈钧与袁世凯的斗争
试评护国战争中的李烈钧
作者: 周元高  来源:史林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袁世凯  护国战争  起义  昆明  香港  作用  南洋华侨  李烈钧  护国军  唐继尧 
描述:护国战争是民国史上一次重要的革命战争。这场战争的主要领导者是唐继尧、蔡锷与李烈钧,时人称之为“护国三杰”。对于他们三人的研究与评价,史学界长期存在着偏倚。研究蔡锷较多,评价最高,其次算唐继尧,而对李烈钧的研究,近几年有所涉及,偏重叙事,往往忽略他在护国战争中的作用。本文试图从李烈钧在护国战争期间的活动及其思想来评述他的作用,这不仅可弥补护国战争研究中的缺憾,也进一步推动护国战争史的研究。
上页 1 2 3 ... 4 5 6 下页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