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波儿和袁牧之双赴延安之背后
-
作者:
孙健三 来源:电影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电影胶片 黄金时代 陈波儿 袁牧 延安 中国话剧 电影人 30年代
-
描述:20世纪30年代,袁牧之和陈波儿可是中国影坛大放光彩的人物!1938年,大批上海的电影人纷纷从武汉撤退到重庆,因为战时的重庆没有电影胶片,虽有大批的著名电影人挤到了重庆,却根本没有电影可拍。没有电影可拍的电影人们,就在重庆创造了中国话剧的黄金时代。就在大批上海电影
-
重读袁牧之
-
作者:
杨洪玲 来源:电影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电影语言 百科全书 电影观念 教育意义 中国电影史 袁牧 “经典” 影片 重读 事业管理
-
描述:袁牧之可以说是中国电影史上百科全书式的人物,他集编、导、演与电影事业管理于一身,用心血和汗水浇灌培育中国电影。他拍摄的一批富有教育意义、为广大观众喜闻乐见的影片,至今仍然为中国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他的电影观念与电影语言的创见为中国电影当前乃至今后的发展做出了具有开拓意义和里程碑性质的贡献。
-
怀念亲爱的父亲袁牧之
-
作者:暂无 来源:电影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父亲 戏剧舞台 袁牧 新中国 电影事业 左翼电影 怀念 中国人民
-
描述:父亲为中国人民的电影事业倾其一生心血,创造了诸多的第一。无论是进步戏剧舞台上,左翼电影席位上,从无到有的党的电影、人民电影、新中国的电影,他切切实实是党的忠诚战士,有功有劳的一代良臣。他的艺术创作
-
怀念袁牧之同志
-
作者:
夏衍 来源:电影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副部长 苏联卫国战争 表演艺术 戏剧家 新中国 青年教师 中国电影艺术 电影制片厂 副主席 文化部
-
描述:1989年10月26日,广电部电影局、中国电影家协会、中国戏剧家协会、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在京联合主办了“袁牧之同志纪念会”。出席会议的有电影界、文学界、戏剧界人士及新闻记者百余人。李瑞环、贺敬之
-
纪念袁牧之同志
-
作者:
陈昊苏 来源:电影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广大人民群众 政治 启示 中国电影 纪念 觉醒 革命斗争 电影艺术 实践 中国人民
-
描述:我们为中国电影史上有袁牧之同志这样富于才华和成就卓著的艺术前辈而感到骄傲。袁牧之同志一生留给我们最重要的启示是他从年轻的时候就关注当时的人民革命斗争,努力地在艺术的领域表现这个斗争,以艺术的实践去影响广大人民群众,唤起他们在政治上的觉醒。袁牧之同志为人民解放和
-
何处是家园?——一代巨星周璇的心路铭记
-
作者:
钱迪 来源:电影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铭记 演唱者 导演 小资情调 周璇 《花样年华》 故事 歌曲 家园 王家卫
-
描述:我所知道的周璇,没有花样的年华,却有雨打漂萍一样的沉浮经历。我分明感到安息在上海静安公墓的那个灵魂,被尘世的扰攘再一次折磨得玉容含恨,痛不欲生。在岁月里,寂寞地哼唱着那些我们都熟悉的旋律,渐行渐远?
-
潘梓年的新闻实践和思想特点
-
作者:
黎妮晓宇 来源: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潘梓年 新闻思想 新闻实践 特点
-
描述:。本文以潘梓年在1938-1947年发表的署名新闻作品为研究对象,分析这位民主革命时期主持党报时间最长、社会交往影响最广的报刊活动家的文章特点及写作风格,从而体味其鲜明的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
-
蔡元培普通教育课程政策的特点探索
-
作者:
王玉生 来源:课程教学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蔡元培 普通教育 课程政策 特点
-
描述:蔡元培的普通教育课程政策具有显著的特点。其课程计划政策的特点是制定理念的先进性与执行的无效性,课程标准政策的特点是制定时间的适切性与执行的有效性,教科书政策的特点是制定种类的多样性与执行的严格性。研究蔡元培普通教育课程政策的特点,既可以丰富我国的课程理论,又可以启迪我国的课程实践。
-
浅谈黄自艺术歌曲《玫瑰三愿》的创作特点
-
作者:
鲁晓宙 来源:华夏教育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黄自 艺术歌曲 特点
-
描述:随着音乐艺术的发展,创作艺术歌曲的技法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并且日益丰富,其目的是在追求艺术歌曲内涵的文学历史性和多姿多彩的审美变化中日趋完美。本文通过对黄自艺术歌曲的学习和了解,自身的演唱及聆听的总结。以黄自的作品《玫瑰三愿》为例子从几个方面进行分析,浅谈黄自艺术歌曲的创作特点。
-
以电影教育参与现代知识生产机制的建构:蔡元培的电影理念与相关实践
-
作者:
杨聪雷 来源:当代电影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电影 知识生产机制 蔡元培 现代主权国家
-
描述:蔡元培以电影作为教育的工具,培养现代公民,从而服务于构建现代主权国家的整体理想和目标。在这样的目标之下,蔡元培既推动了中国电影事业的发展,又用电影能动地参与了现代教育体制和知识生产机制的塑造。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