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专利 视频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党外布尔什维克——陶行知
作者: 凌文  来源:中国纪念馆研究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爱国拥共  宗教信仰  陶行知  党外人士 
描述:》和《资本论》;在重庆,他与毛泽东同志亲切交谈,并带领育才学校的学生亲自到龙坡机场送毛泽东同志回延安;他经常到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与周恩来会晤,回来后告诉夫人吴树琴说:"去时腹中空,回来力无穷."他的生活教育
试析马林与魏金斯基之争兼论马林之“右”
作者: 信洪林  来源:上海革命史资料与研究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第一次国共合作  拉狄克  中国近现代历史  吴佩孚  罗易  魏金斯基  兼论  张作霖  中共中央机关  中共一大 
描述:简略,甚至是忽略的。众所周知,马林在中国短短两年的工作任期内,主要参与创建中国共产党,建立共产国际、苏俄与国民党的联系,开创第一次国共合作等三大事业。历史地看,这三大事业对于中国共产党、中国近现代革命运动和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发展进程,其影响之重大是毋庸置疑的。那么,为
魏金斯基与马列主义在中国的初期传播渠道
作者: 石川祯浩  来源: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美国  马克思列宁主义  魏金斯基  初期传播 
描述:,逐渐被间接来自俄国、共产国际的文献所代替,而来自俄国的影响在理论上逐步支配着中国的共产主义运动。而在这方面,通
在历史影像中读龚澎
作者: 罗海岩  来源:财经国家周刊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在电影《建国大业》中,活跃着新中国第一位新闻发言人龚澎的身影。她出席第一届政协筹备会议,并与宋庆龄和毛泽东合影。 龚澎出身于安徽合肥,1935年参加一二九运动,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北京大学历史系毕业
赖少其与鲁迅的书札往来
作者: 胡志亮  来源:中华书画家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版画创作  现代版画会  版画艺术  许广平  赖少其  美术学校  创作版画雕刻法  国画家  师李  美术杂志 
描述:对版画有了一种特殊的偏爱。凑巧的是,他的老师李桦就是一个与他志同道合、在版画艺术上已经作出斐然成绩的青年木刻家。李桦不仅自己热爱木刻艺术,而且还带动了一批对木刻有着浓厚兴趣并且在思想上向往上海木刻运动的学生参与到木刻活动之中,这其中的一个主要骨干就是赖少其。1934年6月19日,在李桦、赖少其等人
中国近现代儿童歌舞音乐的开创者——黎锦晖
作者: 李岚清  来源:北方音乐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学校音乐教育  儿童音乐教育  开创者  黎锦晖  儿童歌舞剧  音乐艺术  民族民间音乐  国语  中国近现代  歌舞音乐 
描述:黎锦晖是“五四”运动前步入社会的一位音乐家。他所选择的路,许多是前人没有走过的。他除致力于推广国语和改革儿童教育等外,在音乐艺术方面有着一系列的创新和建树。他开创近现代儿童歌舞表演曲和儿童歌舞剧
黎锦晖 儿童歌舞音乐创作取得成就的原因——纪念黎锦晖诞生一百周年
作者: 俞玉滋  来源:音乐研究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音乐作品  突出贡献  戏剧性  麻雀  儿童歌舞剧  黎锦晖  优秀作品  音乐创作  艺术形式  黄金时期 
描述:黎锦晖(1891—1976)是我国近代音乐史上儿童音乐创作领域内有突出贡献的作曲家。他的创作以儿童歌舞剧和歌舞表演曲最为重要,它们是五四运动以后在中国乐坛上开始出现的崭新的音乐体裁。因此,长期以来
都市文化与革命诉求:对1930年代聂耳、黎锦晖音乐观念冲突的审思
作者: 陈伟 张永刚  来源:河北学刊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聂耳  都市文化  黎锦晖  美学形态  时代精神  革命诉求 
描述:聂耳与黎锦晖在1930年代初的音乐观念冲突,体现了那个时代都市文化发展方向与革命诉求之间的普遍矛盾。这是"五四"以来新文化运动两种力量即改良的进化力量和进步的革命力量交互作用而造成的。它使中国新音乐
中国第一部新型歌剧——为黎锦晖的《麻雀与小孩》问世70周年而作
作者: 戴鹏海  来源:音乐爱好者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音乐戏剧  清高宗  麻雀与小孩  黎锦晖  儿童歌舞剧  “五四运动”  佩里  民族民间音乐  创作歌曲  苏武牧羊 
描述:歌剧。第一部可以称之为中国歌剧的音乐戏剧作品,是在“五四运动”的后一年、即1920年诞生的,比第一部欧洲歌剧晚了
异途并行,同道共进:蔡元培与章太炎的早期经历和思想异同
作者: 项义华  来源:浙江学刊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科举经历  维新思想排满革命  蔡元培  晚清士绅  章太炎  人文教养 
描述:蔡元培与章太炎是浙江近代文化名人中的一对双子星座,两人一生行事多有交集,思想各有异同。本文以史料为据,对章、蔡二人的家庭背景、教育经历等方面的异同作了分析,探讨了两人在维新运动期间的交集与互动,并对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