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专利 视频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党性拷问:每个党员都要过组织生活——周恩来:谁都要过组织生活,这是党性问题
作者: 宋月红  来源:上海支部生活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大革命失败  党员  党性  性问题  党的组织生活  拷问  周恩来  农村包围城市 
描述: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中华大地上出现了苏区和白区两个区域,党的组织生活也由此形成了革命根据地和国统区中共地下党这两种有不同特点的组织生活。
要像鲁迅一样自我拷问
作者:暂无 来源:留学生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90年代  80年代  自我拷问  创作态度  鲁迅学 
描述:我们的很多作品延续了鲁迅所要讨论和表现的重要问题,我们是他的直系传人。我在创作态度上也深受鲁迅影响,即80年代把好人当坏人写,90年代把坏人当好人写,现在把自己当罪人写,这在某种程度上是跟鲁迅学的。鲁迅为什么伟大?鲁迅经常自我拷问,即便写一件小事,也得进行严酷的自我拷问
莫言:要像鲁迅一样自我拷问
作者:暂无 来源:北京青年报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最近,在“莫言长篇小说系列最新版暨莫言作品独家授权新闻发布会”上,莫言回忆起四年多前那个诺奖颁奖仪式的盛况时说:灯光很强烈,舞台边上还有乐队,我在观察,身边坐着其他行业同获诺奖的人,对面坐着瑞典皇家的国王、王后、公主们,我感觉我作为一个来自高密的农民孩子,能够在北欧这样一个富丽堂皇的讲台上领奖确实很
鲁迅的知识分子观探析
作者: 姚韫  来源: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知识分子观  鲁迅   
描述:社会责任;省“真心”,即进行深刻内省与灵魂拷问。鲁迅以知识分子身份所践行的“真”,对于中国当代知识分子的人格建构,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论鲁迅小说中的“病人”与“文学治疗”
作者: 刘元娥  来源:西江文艺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以写作的方式,聊以自慰清醒的大脑,而且剖析了国民的痼疾,拷问着人类的灵魂,进一步探讨鲁迅小说中“文学治疗”的现实意义。
反思外滩踩踏事件
作者: 铁永功  来源:当代贵州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护网  抢位  伤亡数字  直接诱因  伤亡事故  踩踏事故  公共活动场所  踩踏事件  拥挤踩踏  上海外滩 
描述:原本相聚狂欢的人们,在瞬间成了彼此的"杀手"。跨年之夜,发生在上海外滩的拥挤踩踏事件,让人震惊痛心。在灾难发生后,遇难者名单相继公布,这是善后处置的重要一步。及时的信息公开,也能减少公众对伤亡数字的狐疑,主动接受生命的拷问和舆论的监督。所以,在灾难无法挽回以后,公布遇难者名单,应成为一项基本要求。
试论鲁迅《野草》的现实主义艺术价值
作者: 杨文斌  来源:长江丛刊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现实主义  决心  抗争  《野草》 
描述:《野草》是鲁迅先生解剖自我的产物,在其中,鲁迅对许多人生和社会问题进行了拷问和解答,这是鲁迅揭示现实精神危机的象征,显示出了鲁迅灵魂世界的伟大。所有这些都是从对现实的回顾中得出的人生感悟。作品的写作
“中间物”与鲁迅自己的生命哲学
作者: 宋剑华  来源: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中间物”  生命哲学  “有”与“无”  精神追问 
描述:“中间物”是鲁迅经验理性的思想结晶,它不是形而上学地去阐释某种哲学概念,也不是对自己的灵魂去进行深度拷问,而是在碰了许多“钉子”之后,痛彻肌骨的生命感悟。文化身份的自觉认同,以及强调“中间物”与历史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