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专利 视频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抗战烽火中的赵朴初
作者: 汪东林  来源:现代化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抗战烽火中的赵朴初
[0图]陶行知与中国现代化
作者: 陶行知与中国现代化课题组  来源: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思想评论  1891  陶行知  1946  教育思想  现代化 
描述:本书内容包括:以共和求进化、中国的文艺复兴、杜威讲学与五四爱国运动、从“新教育”到“活的教育”、创造一个四通八达的社会……
柏文蔚与安徽现代化
作者: 过慈明  来源:巢湖学院学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柏文蔚  安徽  现代化 
描述:柏文蔚(1876---1947)在署理安徽都督期间(1912年4月27日至1913年6月30日)对安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这些措施在客观上对安徽近代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对促进安徽的现代化起到了积极作用。
胡绳晚年论近代史上的中国现代化问题
作者: 王文滋  来源:湖北行政学院学报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胡绳  近代史研究  评议  现代化 
描述:胡绳先生晚年对近代以来的中国现代化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有新意的观点。这些新观点包括 :重新客观评价了帝国主义与中国现代化的关系 ;对近代中国现代化的内涵作了新解 ,并在此基础上 ,对当时学术界存在的夸大
教育行政系统的内外合作与民国前期教育:基于蔡元培与范源濂三度合作的考察
作者: 田正平 阎登科  来源:社会科学战线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高等教育  行政系统  蔡元培  范源濂  现代化 
描述:1912年,蔡元培与范源濂二人分任北京政府首任教育部总长和次长,开始了中央教育行政系统内的合作,在"能者在职"的原则下奠定了新旧并存的人事格局和高效合作的良好风气,共同完成了召集临时教育会议、筹划民国教育大业的决策尝试。此后,范源濂三任教育总长,坚持合作期间的用人原则和执政思路,形成三次执政活动高峰,推进了民国前期教育事业的发展。1917年初,受时任教育总长范源濂的邀请,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二人实现了中央教育行政系统的内外合作,期间推动了大学改制的顺利进行,不仅使中国高等教育格局发生改变,而且进一步完
现代书籍装帧大家钱君匋(1907—1998)
作者:暂无 来源:新文学史料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西式  平装书  鲁迅  先驱者  中国  线装书  书籍装帧  现代化 
描述:从书籍装帧史来看,钱君匋正处于中国从线装书发展到平装书——即西式装帧书籍的阶段,此前没有平装书,因此,钱君匋与陶元庆、鲁迅等人堪称最早致力于书籍装帧现代化的先驱者。钱君匋多才多艺,他在书法、篆刻、音乐、诗歌等多方面都有很高造诣。
徐铸成谈中国特色的新闻
作者: 张晨  来源:新闻界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徐铸成  改革问题  沙市  采编人员  中国特色  讲话  新闻工作者  史家  现代化  精神 
描述:一九八四年十一月,老新闻工作者徐铸成在湖北沙市与《沙市报》采编人员座谈新闻改革问题。他讲的题目是《新闻现代化和记者的职责》。在这次讲话中,发表了他对中国特色的新闻的见解。他说:"我想,我们具有
青春活力:柯灵小学
作者:暂无 来源:辅导员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中心小学  青春  柯灵  继承传统  当代散文  绍兴市  剧作家  现代化 
描述:继承传统,让这里充满了浓郁底蕴;创新发展,使这里洋溢着青春气息。绍兴市柯灵小学是以我国当代散文大师、著名电影剧作家柯灵先生命名的一所现代化乡镇中心小学,其前身为创办于1898年的辨志学堂,2004年异地新建,并以柯灵先生的笔名命名,同时聘其为名誉校长。
“以公正舆论促进国家现代化”:胡政之对“五卅惨案”的评论
作者: 王咏梅  来源:新闻春秋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国闻周报》  评论  胡政之  “五卅惨案” 
描述:胡政之在90年前对"五卅惨案"的时评,既能反映他的时评特色和所办《国闻周报》的风格,又能展现一位民国时期新闻从业者对新闻自由、国民公意、群众运动等现代民主政治关键词的深刻理解和对怎样打破帝国主义国家歪曲宣传在国际传播中的垄断地位的真知灼见,更能显示出这位知日派新闻家对包括中日关系在内的国际问题的基本态度、鲜明的爱国立场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赵朴初是中国佛教现代化历程的开拓者
作者: 李霞  来源:五台山研究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六祖革命  赵朴初  现代化历程  中国佛教  人生佛教  人间佛教 
描述:来自印度的佛教经过禅宗六祖慧能的革命,实现了由“佛本”到“人本”的变革,宣告了佛教中国化历程的完成。到近代,太虚大师等人致力于佛教改良运动,使中国佛教实现了由“人本”到“人生”的变革,完成了中国佛教近代化的转型。至现代,赵朴初提出了建立“人间佛教”的理念。他的“人间佛教”弘扬了去恶行善、平等慈悲的人文精神,强调了普渡众生、利乐有情的利他精神,凸显了庄严国土、净化人间的实践精神,高扬了“爱国爱教”、“护国利民”的爱国精神,体现了与时俱进、适应潮流的时代精神,完成了统一中国佛教发展方向的历史使命。
上页 1 2 ... 7 8 9 下页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