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专利 视频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樱花为早开,宾主尽无猜-访东行归来的赵朴初
作者: 苗素群  来源:北京晚报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樱花为早开,宾主尽无猜-访东行归来的赵朴初
周璇——一个时代的声音和影像
作者: 王群  来源:当代电影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周璇  明星效应  歌唱片  类型 
描述: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影坛和流行乐坛上,周璇拥有独一无二的特殊地位。她不仅被誉为影坛、歌坛双栖皇后,由她主演的歌唱片类型在早期中国电影发展史上更是浓彩重墨的一笔,当年那股"璇"风从上海滩一直刮到香江两岸,而她在那些影片中演唱的歌曲,其影响之深远甚至超出了影片本身,至今仍在海内外华人世界中广泛流传。在周璇离开我们半个世纪后的今天,回顾周璇为我们留下的银幕珍品,梳理周璇短暂而又具有非凡影响力的影艺道路,对逝者是一种纪念,对后来者们亦是一种借鉴与激励。
读懂陶行知
作者: 钱理群  来源:师资建设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教育世界  普通教师  “阅读”  陶行知  教育思想 
描述:一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博大精深,我们应从哪里切入?对我们普通教师来说,怎样寻找进入陶行知教育世界的通道?一这是我们“阅读”陶行知首先遇到的问题.
名家读陶行知——怎样读陶行知
作者: 钱理群  来源:班主任之友(小学版)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教育工作  名家  中国现代教育  平民教育  陶行知  郭沫若  学校教育 
描述:中国从事教育工作的,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平民教育,大概都知道陶行知。郭沫若有言:“两千年前孔仲尼,两千年后陶行知。”这或许有些夸张,但强调陶行知对中国现代教育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还是符合实际的。
怎样读陶行知
作者: 钱理群  来源:班主任之友(中学版)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教育工作  内地会  仲尼  中国现代教育  平民教育  乡村教育  安徽歙县  学校教育  社会即学校  乡村生活 
描述:中国从事教育工作的,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平民教育,大概都知道陶行知。郭沫若有言:"两千年前孔仲尼,两千年后陶行知。"这或许有些夸张,但强调陶行知对中国现代教育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还是符合实际的。陶行知于1891年10月18日诞生在安徽歙县的一个农家里。16岁在稣教内地会所办的学堂读书时,他在卧室墙壁上写道
陶行知在七星岩办教育
作者: 刘铁群  来源:桂林晚报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1938年10月,在国外从事外交活动的陶行知回到武汉,11月,从武汉来到桂林。虽然陶行知在桂林停留的时间不长,但对抗战期间桂林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陶行知离开武汉之前已委托王洞若到桂林筹备生活教育社。12月15日,生活教育社在桂林举行盛大的成立大会,参加者有2000余人。陶行知在大会上
徐铸成谈记者工作
作者: 余中奇 吴宗群  来源:新闻战线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为人民服务  司马迁  实事求是  秉笔直书  社会主义  记者工作  中国特色  宣传者  新闻记者  报纸 
描述:所有为人民服务的工作都是光荣的,新闻记者也不例外。他们是思想战线上的战士,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积极宣传者,是人民的代言人。记者,要把办好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报纸作为己任而奋斗不懈。中国报纸的优良传统与史家是分不开的。从一定意义上说,记者要有史家的抱负,实事求是,秉笔直书。历史是过去的报纸,报纸是今天的历史。《史记》作者司马迁对好的坏的、忠的奸的,从不讳言,虽受腐刑仍然忠实于历史事实。
赵朴初先生的诗词曲
作者: 陈益群  来源:纵横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金缕曲》  赵朴初  诗词曲  “四人帮”  毛泽东  公开发表  周总理  《感遇》  继承和创新  赫鲁晓夫 
描述:赵朴初先生的诗词曲
嬉笑怒骂显真情——学习赵朴初先生的诗词曲
作者: 陈益群  来源:民主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赵朴初  学习  书法作品  诗词曲  社会活动家  家学渊源  宗教领袖  古诗词  七十年  中华文化 
描述:赵朴初先生是著名的社会活动家、杰出的爱国宗教领袖,也是享誉海内外的韵文作家和书法大师,才情横溢,在诗词曲和书法方面都达到了很高的境界。赵朴老的人品、学识受到人们的崇敬,他的诗词曲和书法作品也广为流传,成为人们学习和搜藏的珍品。和朴老有七十年交往的同乡同学、挚友梅达君,在《寿朴老八十》的百句长诗中,用“落落诗人多本色,不矫揉也不修饰。为憎为爱两分明,短吟长歌见风节”来赞美朴老的诗词。探索诗词继承和创新赵朴老出生在书香门第,家学渊源,从小受到中华文化的熏陶,有古典文学精湛深厚的根底,自幼对诗词产生浓厚的兴趣,
赵朴初的咏茶诗
作者: 陈益群  来源:人民政协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德高望重的赵朴初先生,睿智谦和,平易近人。他生活俭朴,素食七十余年,从不沾烟酒,唯嗜饮茶,自称是个“茶筒子”。清晨起来,往往是先饮茶,后进早餐。在繁忙的社会活动中,沏上清茶,浅斟慢啜,细细品味,沽心涤虑,排除浮躁与喧嚣,品位人生的真谛,参悟大千的哲理。晚年时,他写了普通俗诗《老人何所好》,内中有句: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