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专利 视频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上海北外滩加速转型:重产业集聚更重功能复合
作者:暂无 来源:天津经济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复合  产业集聚区  上海中心城区  北外滩地区  中央商务区  功能建设  转型  上海虹口区 
描述:“十三五”期间,上海中心城区除了吸引产业集聚,还将更加注重包括交通、生态、社区等在内的复合功能建设。未来北外滩地区将从单一的产业集聚区向功能综合的城市核心商务区转型。位于上海虹口区的北外滩,与外滩、陆家嘴共同构成了上海中央商务区核心区的“黄金三角”。
鲁迅《呐喊》的悲剧刍议
作者: 吕俊锋  来源:长江丛刊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鲁迅  悲剧性  《呐喊》 
描述:国民性的深刻暴露,灵魂的无情解剖,是伟大作家鲁迅先生的现实主义小说作品的核心所在。鲁迅先生在创作过程中,将独立、平等、民主等一系列启蒙思想与人物的悲剧深深融为一体。其中,创作于辛亥革命与五四运动
周恩来担任的关键角色
作者: 李海文  来源:中国剪报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遵义会议中起了重要作用1935年1月15日~17日召开了遵义会议。因为是讨论军事问题,各军团负责人也从前线赶来参加会议。这个会议由博古主持,讲完话后,会场气氛紧张。然后,周恩来作副报告,明确指出失利的主要原因是军事指挥上的错误,并主动检查了自己的责任。同时,他又批评了李德、博古的错误,表示完全同意毛
鲁迅的当下之议
作者: 吴俊  来源:文学评论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文革时期  文学世界  过时论  中国近代史  政治生活  文化经典  鲁迅研究  经典化  鲁迅文学  关于鲁迅 
描述:鲁迅去世迄今已近80年,超过了传统教科书中中国近代史的长度。但是,鲁迅又从未被历史所淹没或遗忘,相反,他一直都作为一种"当下的"存在而产生着特殊的作用。即便正面动机的所谓超越鲁迅,或负面批判的鲁迅过时论,其实都可以看作是鲁迅活在当下的一种证明。事实是,鲁迅早已经被完成了经典化的塑造,成为一种恒
周恩来公共决策的可行研究
作者: 魏世平  来源: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可行性  公共决策  周恩来 
描述:新中国成立以后,周恩来一直是党和国家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他几乎参与了所有具有重大历史影响的公共决策,因此,研究其公共决策可行很有现实意义。从经济发展状况、管理状况、技术状况等三个视角分析周恩来主持
重庆将立法明确历史老码头合法
作者: 本刊辑部  来源:中国水运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合法性  立法  历史  重庆港  港口管理  老码头  人大常委会  管理条例 
描述:近日,《重庆市港口管理条例修正案(草案)》(简称草案)首次提请重庆市四届人大常委会审议。草案中突出了重庆港的战略地位,调整完善了港口管理职能,并确定了老码头的合法。据悉,2008年1月施行
重庆老码头合法有据可依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水运报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修订港口条例完善管理职能重庆老码头合法有据可依本报讯从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获悉,《重庆市港口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于重庆市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修订通过,将于2017年11日起施行
胡绳理性主义思想研究——在马克思主义立场上捍卫理性与自由
作者: 韩爱叶  来源:理论月刊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胡绳  新启蒙运动  理性主义 
描述:西化派胡适的实用主义理性进行了批判,指出了胡适思想的不彻底和脆弱。他认为超越五四才能继承五四。胡绳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上捍卫了理性和自由,在写作上形成了彻底的“理性主义”的风格。
胡绳理性主义思想研究——在马克思主义立场上捍卫理性与自由
作者: 韩爱叶  来源:中共党史研究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立场  胡绳  道德理性  1948年  20世纪三四十年代  自由  新启蒙运动  理性主义 
描述: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胡绳积极响应“新启蒙运动”,于1935年至1948年间撰写了大量文章,参加了当时思想文化界的各种论战,逐步形成一种彻底的理性主义的写作风格。针对冯友兰将理性分为道德理性和理智理性以及道德高于理智的主张,胡绳指出任何道德律令都必须接受理智的审查,方可进入理性之境地,而不是相反;理性的道德维度和理智维度不仅
郎静山的摄影风景与“非时间”的体验
作者: 姜丹丹 郎静山  来源:中国摄影家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审美意蕴  立体主义  郎静山  寒江独钓  现代性  积墨法  画意  范宽  写意画  张大千 
描述:本文从艺术与"非时间"的体验视角入手,着重探讨著名摄影家郎静山先生作品(尤其是运用"集锦摄影"手法的)中的风景空间如何传达出"非时间化"的气质,又如何面对现代的冲击将现代摄影技术与中国古典审美意蕴相结合,生成为重新创造古典诗情与画意的现代摄影实验的作品。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