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专利 视频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蔡元培儿童教育思想对家庭教育的启示
作者: 陈义新  来源:教育导刊(下半月)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家庭教育  蔡元培  儿童教育思想 
描述:蔡元培儿童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儿童教育观念新颖、儿童个性教育特色鲜明、注重因材施教等方面,对当前家庭教育的实施具有启发意义。家庭教育需要尊重儿童的主体地位、彰显儿童独特的个性、关注儿童的全面发展,家园配合,形成教育合力,为促进儿童健康成长而共同努力。
黎锦晖儿童歌舞音乐创作的美学思想探究
作者: 雷惠玲  来源:儿童音乐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美学思想  音乐作品  20世纪20  歌舞剧  黎锦晖  音乐创作  儿童  30年代  中小学音乐教育 
描述:20世纪20-30年代,黎锦晖创作的歌舞剧和表演曲风行全国,有的作品甚至家喻户晓。他从最简单的儿童行为特征出发,用最能上口的旋律创作了歌舞剧和表演曲这两种儿童歌舞音乐的艺术形式。有专家评论说,黎锦晖
黎锦晖儿童歌舞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
作者: 姬宁  来源:教育科学文摘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当代价值  “人本主义”  黎锦晖  启蒙思潮  舞蹈艺术教育  儿童  教育思想  歌舞 
描述:黎锦晖的儿童歌舞是在受西方启蒙思潮的影响下而勃发的,体现了“民主化”、“大众化”的教育思想,不同于儒教塑造“修身治国平天下”的贤臣孝子,它着眼于人的个体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也不同于完全西化的“学堂
论黎锦晖儿童歌舞艺术的审美形态
作者: 赵琴  来源:艺海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中国乐坛  文学作品  新文化运动时期  黎锦晖  歌舞艺术  儿童  审美形态  音乐大师 
描述:黎锦晖是新文化运动时期登上中国乐坛的一代音乐大师,他为当时生活在封建社会阴影下的孩子们写下了大量的歌舞音乐和文学作品。他的第一部歌舞剧《麻雀与小孩》竟发行十八版之多,《葡萄仙子》也达十六版,《三只蝴蝶》十四版。他的作品以其特有的美的品味,滋润了一代又一代青少年的心田。他曾在《七姊
论陶行知的“生利主义”教育观
作者: 张东 余冬阳  来源:职业教育研究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生利主义  职业教育思想  陶行知 
描述:陶行知提出的以“生利主义”为核心的职业教育观,包含职业教育的内涵、目的、师资、学生、设备、课程、教学模式与方法等要素,重新从价值观、标准观和哲学观角度进行思考,能够进一步理解领会陶行知职业教育思想的精髓,为现阶段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和探索提供理论帮助与支持。
陶行知的教育观
作者: 刘昌宇  来源:河池日报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陶行知是我国近代人民教育家,他一生十分重视教育,认为“教育是共和国的保障”。1927年,陶行知办起了晓庄师范学校,积极开展乡村教育活动。1930年4月,国民党反动政府武力封闭了这所学校,还通缉陶行知。陶行知不为所惧,1932年,他又在上海先后创办了“山海工学团”、“晨更工学团”、“劳工幼儿园”,继续
陶行知的教育观
作者: 刘昌宇  来源:宿迁日报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陶行知是我国近代人民教育家,他一生十分重视教育,认为“教育是共和国的保障”,1927年,陶行知办起了晓庄师范学校,积极开展乡村教育活动。1930年4月,国民党反动政府武力封闭了这所学校,还通缉陶行知。陶行知不为所惧,1932年,他又在上海先后创办了“山海工学团”、“晨更工学团”、“劳工幼儿园”,继续
陶行知生活教育观:内涵、价值和境界
作者: 张华  来源:中华文化论坛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教育价值  生活教育  教育境界  教育内涵  陶行知 
描述:"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观的基本内容,这一思想根本上达成了教育的学理和智慧——向生活世界回归。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既是当代教育崭新的思维方式,又是世界教育完美的生存图景
仰望一朵白云越飞越高:送别久卧病榻上的著名诗人安谧
作者: 阿古拉泰  来源:草原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名字  诗歌  无邪  情感  凝固  老师  白云  杂质  儿童  冰清 
描述:病榻上,他浅笑着,像一个幼稚的儿童,天真、无邪,而又有些无助;更像是一朵白云、一汪泉水,自由澄澈,没任何的杂质,干净极了。看到我,那波纹明显地扩大了,笑,漾溢着,瞬息间又凝固起来。像诗,冰清、玉洁。夫人柴老师问:知道这是谁吗?
柯灵的儿童文学
作者: 张理明  来源: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儿童诗  儿童评论  童话  “孤岛”儿童文学  柯灵  儿童文学 
描述:通过对柯灵的儿童文学进行整理、分析和评价,认为其中有地方儿童文学作家群和报纸文学两种特殊的影响印记,而成为中国儿童文学发展中有特色的一脉。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