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专利 视频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1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0)
名人故居 (1)
按年份分组
2017(7)
2016(4)
按来源分组
读与写(教育教学版)(11)
相关搜索词
论高校班级“周恩来班”创建的原则与方法
作者: 殷清 吕峰  来源:读与写(教育教学版)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原则  方法  班级创建  高校班级  周恩来班 
描述:高校班级开展“周恩来班”创建活动对提高大学生素养、增强班级凝聚力、提升学生骨干综合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创建活动应遵循顶层设计、全员参与及与时俱进的原则,紧密结合大学生日常学习与生活的实际和特点深入开展。
陶行知思想在幼儿美术活动中的运用
作者: 高伊贤  来源:读与写(教育教学版)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陶行知认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要求在做中学,把教学做合一。在教学中充分满足幼儿的要求,联系现实和幼儿的生活经验,理论联系实际,手脑并用,创设自由想象、平等的教学活动环境,促进幼儿主动、生动地去探索。
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
作者: 李静  来源:读与写(教育教学版)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良好习惯  陶行知  教育思想 
描述:幼儿时期良好习惯地培养十分重要,播种了一种行为,就能让学生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了一种习惯,相应的就会收获性格;播种了性格,就会收获命运。本文从陶行知教育思想入手,分析了培养幼儿良好习惯地相应措施。
陶行知教育理论对幼儿教育游戏化的指导意义
作者: 李心湄  来源:读与写(教育教学版)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陶行知教育理论是将生活与教育进行有机结合,通过二者的相互影响使得学生能够通过接受教育更好的生活。在陶行知看来,生活是教育的载体,离开生活的教育不具有任何现实意义。 陶行知眼中生活是教育的全部来源,也是教育最终需要达到的真正目的。
践行陶行知“六大解放”思想 构建生动活泼的语文课堂
作者: 方慧  来源:读与写(教育教学版)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六大解放  陶行知  语文 
描述:新课程改革后,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成了我们教师追求的目标。有效的课堂教学就应该体现陶行知“六大解放”的思想,应该培养孩子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让孩子在做中学,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让孩子的个性得到解放,让课堂充满活力。
陶行知“爱满天下”教育理念对幼儿教育的启示
作者: 张纯红  来源:读与写(教育教学版)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爱满天下  榜样教育  换位思考  鼓励教育 
描述:“爱满天下”是陶行知先生一生所追求的教育真谛,这种理念其实是我们平常所说的“爱的教育”的延伸。本文以教学实例阐述了幼儿教师平时的教育工作中如何践行“爱满天下”的理念,让幼儿在爱的雨露滋润下健康成长。
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幼儿教学实践中的运用
作者: 陈婕  来源:读与写(教育教学版)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生活教育的宗旨是“培养合理的人生。”陶行知有句名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教人求真,学做真人”,是生活教育培养人的根本目标,所以说也是生活教育培养合理人生的最好注脚。 1
浅谈陶行知思想在幼儿教育中的实践
作者: 王洁  来源:读与写(教育教学版)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在这个以肉眼观看外物的世界,人们通常会放大他人微不足道的缺点,而去缩小乃至忽略他人耀眼的闪光点。上帝造物是公平的,给你一样东西的同时必定会收回另一样东西,所以才会有人们常说的“人无完人”,“有失才有得”。这就要求我们以一种发展欣赏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人,发现他们的长处,以此为点,散发其光芒,以爱为介,传递正能量,可以相信他们必定能展露其最大的锋芒,为世界增添一抹亮丽的色彩。
浅谈陶行知思想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作者: 庞佩佼  来源:读与写(教育教学版)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生活实际  英语学习  结合  陶行知教育思想 
描述:课程改革下的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同时课程改革要求建立新型的教学活动框架和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以促进英语教学的发展。本文对课改背景下,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初步的实践作了初步的探讨。
对陶行知关于学生学与先生学思想的认识
作者: 周玉琴  来源:读与写(教育教学版)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得益匪浅  教育工作者  初为人师  家长要求  学校教育  说课  授之以渔  活到老学到老  给力  学校管理层 
描述:啃书本。谁知做了老师才知道,此生看来要活到老学到老。1关于"要学生学"与"先生学"的问题1.1当我们要求学生学习时面对班里不爱学习的小孩,就向家长告状,责怪孩子的惰性。笔者在上课的时候,盯着那几个不爱学习的孩子,联系家长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