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鲁迅书写“挫败者”故事的意义
-
作者:
杜雨桐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意义 鲁迅 故事 “挫败者”
-
描述:“挫败者”形象是鲁迅笔下的特殊群体,“挫败者”故事是鲁迅小说创作的重大关切。一个个“挫败者”及其故事,不仅表现出鲁迅的爱爱憎憎,也宣示了他们所具有的文学的、政治的、时代的,以及历史的意义。
-
鲁迅书写“挫败者”故事的意义
-
作者:
杜雨桐 来源:名作欣赏(中旬刊)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意义 鲁迅 故事 “挫败者”
-
描述:“挫败者”形象是鲁迅笔下的特殊群体,“挫败者”故事是鲁迅小说创作的重大关切。一个个“挫败者”及其故事,不仅表现出鲁迅的爱爱憎憎,也宣示了他们所具有的文学的、政治的、时代的,以及历史的意义。
-
学习鲁迅文学的意义
-
作者:
冯天霓 来源:好家长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学习 阐述 意义 鲁迅文学
-
描述:随着新课程教育体制的改革,对高中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仅要保证学生对语文知识进行熟练掌握,同时也要使其通过文学的阅读来提升自我,认知自我进而完善自我。其中,鲁迅文学文本对于高中生的语文学习具有积极地推动作用,为此,应当站在高中生角度对鲁迅文学的学习意义予以阐释。
-
今天我们依然深切地需要鲁迅*——山东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导师郑春教授访谈
-
作者:
郑春 史建国 来源: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意义 鲁迅 访谈
-
描述:鲁迅逝世已有80年,今天的我们是否还需要鲁迅?鲁迅之于当代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体现在何处?怎样评价鲁迅的批判与建构?鲁迅的力量源泉是什么?围绕这些问题,史建国专访了山东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导师郑春教授。两位学者在细读鲁迅作品的基础上,进行了一次富有意味和探索的思想交流。
-
今天我们依然深切地需要鲁迅——山东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导师郑春教授访谈
-
作者:
郑春 史建国 来源: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意义 鲁迅 访谈
-
描述:鲁迅逝世已有80年,今天的我们是否还需要鲁迅?鲁迅之于当代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体现在何处?怎样评价鲁迅的批判与建构?鲁迅的力量源泉是什么?围绕这些问题,史建国专访了山东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导师郑春教授.两位学者在细读鲁迅作品的基础上,进行了一次富有意味和探索的思想交流.
-
蔡元培对北大学风建设的贡献及现代启示
-
作者:
王花花 来源:中学生导报(教学研究)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意义 学风建设 蔡元培 高校
-
描述:蔡元培对北大学风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他任北大校长期间,对北大的旧学风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造,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蔡元培的这些改革措施在今天高校学风建设中仍然有借鉴意义。
-
蔡元培诗联初探
-
作者:
庞振超 来源:煤炭高等教育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意义 蔡元培 诗联
-
描述:蔡元培一生著述的文字近千万,目前可见的诗歌和对联有281篇,近400首(幅)。这些诗联主要创作在蔡元培的旧学时代和任北大校长以后,在类型上题赠诗联最多,在体裁上七言诗最多。其内容集中于教育理想、文化追求、品格与性情、爱国与教育等方面。蔡元培诗联再现了其一生的心路历程,表达了其生命深处的"情"与"志",寄托着他终生的教育理想和文化情怀,彰显出其生命的博大精深,为当代大学校长和知识分子的成长提供了一种人格的典范。
-
浅析蔡元培的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
作者:
华艳娇 来源:中学生导报(教学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教育 意义 思想 渊源
-
描述:蔡元培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教育家,被毛泽东誉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他提倡的“五育并举”、“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其高校思想教育的自由人格和其思想对中国近代教育的影响,对我国的教育基础至关重要。在本文中,从蔡元培的教育思想来源分析,着重于分析其教育思想。
-
蔡元培教育思想及现实意义探究
-
作者:
石瑛 来源:兰台世界(上旬)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意义 教育事业 蔡元培教育思想 近现代
-
描述:蔡元培在早期就主张对我国的教育事业进行改革并且也将自己的一些教育思想逐渐的实施到了我国的教育事业当中。我国近现代的教育事业能够获得如此大的发展与蔡元培的教育思想是密不可分的。蔡元培的教育思想所包含的内容非常丰富,因此,我们很有必要对蔡元培教育思想的内容以及现实意义等进行介绍。
-
蔡元培改革北京大学的实践及其现代启示
-
作者:
赵雪晶 来源:读与写(上下旬)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教育 意义 蔡元培 管理
-
描述:本论文探讨了蔡元培改革北京大学的时代背景,在改革北京大学中的实践,以及对现代的评价和启示,分别在教育和管理的角度论述了他改革北大的时代的必要性及其实践意义,更为当代大学的管理以及学生人格的塑造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