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专利 视频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读《陶行知教育名篇》有感
作者:暂无 来源:聊城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东阿县新城联校沈宁宁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精髓所在。陶先生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这寓意着“是要把笼中的小鸟放到天空中去,使它能任意翱翔,是要把学校的一切伸张到大自然里去”。陶行知先生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解决问题,实际生活是我们的指南针,向我们供给无穷的问题,要求不断的解决
何香凝“扶助农工”办学思想的内涵及特点研究
作者: 昌灯圣  来源: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何香凝  “扶助农工”  办学思想 
描述:何香凝在亲任校长15年中,高举"扶助农工"旗帜,坚持面向农工需要设置学科、倡导注重实验治学学风、建立弹性学分制、管理务求完密和训练务求精严等办学思想内涵丰富,体现出鲜明的爱国主义情怀,具有全面性、科学性、实践性、灵活性、开放性、革命性等特点。
全国首个乡镇级陶行知研究会在我市成立
作者:暂无 来源:嘉兴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今年是陶行知先生诞辰115周年暨逝世60周年,为纪念这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本报从本期起连续刊文,介绍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陶行知在批判杜威“教育即生活”的基础上,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主张,形成了他的“生活教育”教育思想体系。“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在陶
陶行知研究会专家来我市作报告
作者: 陈剑  来源:鹰潭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讯(金盛记者陈剑)日前,受鹰潭应用工程学校的邀请,被誉为“行知思想播种人”的原江苏省陶研会副会长、南京晓庄学院汤翠英教授来到鹰潭应用工程学校,作了一场名为《学习陶行知,感悟育人教书的人生真谛》的学习陶行知思想教育的专题报告会,来自全市的百余名教师聆听了报告。汤翠英教授理论联系实际,通过风趣幽默的
黎锦晖儿童歌舞音乐的美学诉求
作者: 蓝霞 陈其射  来源:太原大学学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形式美  美学诉求  音乐美  内容美 
描述:作品和论著,分别从音乐的内容、形式等方面对黎锦晖的儿童歌舞美学思想理论来源、基本观点、思想实质进行深入的探讨,以此来解析黎锦晖儿童歌舞音乐的真正内涵.
掀起探索陶行知教育思想新高潮
作者:暂无 来源:徐州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学习小组的成员在学习讨论。王茜谢飞孙云华为了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开展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进一步做好“宣陶、学陶、研陶、师陶、践陶”工作,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学校科学发展,解放路小学党支部开展了“学科学发展观,悟行知精神”的系列活动。活动中,学校成立了以冯子瑛校长挂帅的核心学习小组,组织支部党员同志参
袁振英的妇女解放思想研究
作者: 刘丽梅  来源:上海革命史资料与研究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经济发展问题  妇女地位  中国传统教育  婚姻家庭  东莞县  妇女解放思想  社会地位  英文系  婚姻问题  婚姻制度 
描述:袁振英(1894—1979),字震瀛,出生于广东东莞县温塘村。幼年在旧私塾里接受过中国传统教育,11岁跟随父亲去了香港,先后就读于英皇书院和皇仁书院,1915年进入北京大学英文系。他是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成员之一,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创始人之一,广州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创建者之一。马克思说过:"没有妇女的酵素就不可能有伟大的社会革命(丑的也包括在内),社会的进步可以用女性的社会地位来精确地衡量。"①在旧中国妇女地位是极其低下的,在传统的家族与婚
论战前李烈钧在抗日问题上的思想转变
作者: 王英维  来源:九江学院学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政府  抗日  蒋介石  思想转变  李烈钧 
描述:1931年12月日军进攻锦州,李烈钧在抗日问题上对蒋介石及其政府的态度,经历了由批评到期待再到支持的过程。长城抗战失败的结果,使李烈钧认识到团结方能抗战,并且政府得有整个作战计划,为此国民党人只能团结在有实权的蒋介石周围。
黎锦晖儿童歌舞剧的创作思想
作者: 林萍  来源:教育探究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黎锦晖  儿童歌舞剧  创作思想 
描述:黎锦晖配合"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国语运动的"言文一致"、"国语统一"而进行了"新音乐运动",注重贴近社会现实与平民大众,注重儿童为本的启蒙教育,彰显了黎锦晖儿童歌舞剧"平民性"和"儿童为本"的创作观。寓教于乐,在快乐的表演中培养儿童健康向上的品格,启迪儿童的智慧,突显了黎锦晖儿童歌舞剧的功用观。
教育起点的平等:袁振英男女同校思想与实践分析
作者: 孙卫华  来源:各界(科技与教育)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男女同校  思想与实践  机会平等  接受教育  教育机会均等  起点平等  中学校长  女子教育  教育平等  入学机会均等 
描述:一、前言关于教育平等的主要学术观点之一是,教育平等是指入学机会平等、竞争机会平等、教育过程中的条件平等和教育阶段结束之际的教育效果平等。在现代教育条件下,教育平等概念的核心,仍可以理解为“教育机会均等”。所谓“均等”有三方面的涵义:“一是起点的平等;二是过程中机会的均等;三是最终目标的相等”。或者可以简单地表述为:“一是起点均等;二是过程均等;三是结果均等。用我们今天的教育平等内涵来剖析、评价当时的教育状况,这似乎是有失偏颇的,但从时任广州广雅中学校长袁振英的实践中,我们似乎听到了当时社会对教育平等的呼唤
上页 1 2 3 ... 8 9 10 下页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