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生命的“长河”中趋近: 论鲁迅之于沈从文的意义
-
作者:
罗义华 来源: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沈从文 鲁迅 趋近
-
描述:"。在鲁迅之后,沈从文站在了现代中国文学的一个制高点上,在心境与生命体验上日益与鲁迅同质化,二者最终达成同情的历史
-
鲁迅作品《记念刘和珍君》和《祝福》的比较阅读
-
作者:
许明哲 来源:考试周刊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叙述视点 比较阅读 异中求同 鲁迅 以小见大 悲剧 倒叙
-
描述:《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关于阅读与鉴赏提到要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象能力、思辨
-
鲁迅重构“中国形象”的文化机制与精神立场
-
作者:
吴翔宇 来源:求索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形象 精神立场 鲁迅 内在机制
-
描述:形象的一种纠偏。他立足于本土文化自审的立场、选择了“人的现代化”为焦点,去谋求中国内忧外患的根本解决方法和图景,
-
鲁迅散文的民俗叙写及翻译研究——以《无常》《五猖会》为例
-
作者:
李建萍 汪克慧 来源: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民俗叙写 同构衔接 文体风格 文化意象 归化
-
描述:《无常》和《五猖会》是鲁迅对曾盛行于浙东乡村的民俗文化的直白而动情的回忆.特定语境中的民俗叙写、民俗考证以及作者童年经历及情感的再现,构成了其独有的乡土气息和多样化的文体特点.在对外翻译中,杨宪益
-
新时期以来中学语文教材对鲁迅资料的利用与形象建构
-
作者:
谢青松 唐东堰 来源: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鲁迅资源 新时期 中学语文教材 鲁迅形象
-
描述:逐步缩小的趋势。中学语文教材通过对鲁迅作品的选编与解释,建构起多元化的鲁迅形象。与“十七年”“文革”期间的鲁迅形象相比,这一时期的鲁迅形象更突出鲁迅孤独、人间的一面,政治功用色彩逐渐淡化。
-
翻译的文化转向辩析——以鲁迅的翻译文化观为例
-
作者:
芦亚林 来源:长江丛刊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翻译研究 文化转向 鲁迅 文化翻译观
-
描述:“文化转向”是翻译研究的一个新的切入点,不能代表翻译的全部,但是在最近全球化的影响下文化,翻译活动不得不受文化影响。所以,翻译研究和文化研究出现了一种重合。虽然,翻译的“文化转向”的理论出现于鲁迅
-
揭秘民国名人的餐桌:鲁迅最爱萨其马
-
作者:暂无 来源:北方时报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自古以来,美食很大一部分是靠名人、靠文人墨客、靠民间推动的,这一点在民国时代表现得更为突出。这是一个美食绚烂的时代,它直接影响了现在的“美食地图”。历史教材里平面化的名人一个个坐上餐桌,都是爱吃
-
鲁迅文学院开办第二十八期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培训班
-
作者:
王觅 来源:文艺报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4月12日,鲁迅文学院第二十八期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培训班开学典礼在京举行。中国作协副主席、鲁迅文学院院长吉狄马加,中国作协副主席白庚胜出席开学典礼。吉狄马加在讲话中说,在社会思想文化越来越多元化的今天,迫切需要发挥文化的重要作用,最大限度汇聚起书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新篇章的强大力量。在党的十八大与习
-
心灵转化:赵朴初人间佛教思想的内理分析
-
作者:
陈二祥 来源: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赵朴初 心灵转化 人间佛教 佛教文明
-
描述:赵朴初积极倡导人间佛教思想,为佛教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探索出一条独特的发展道路。通过心灵转化这一潜在的核心概念,赵朴初较好地解决了佛教神圣性的世俗化与佛教在社会主义文化中的自我认同问题,从而将佛教文明与社会主义文明紧密联系,且服务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并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取得了丰硕成果。对于佛教的当代实践和未来发展而言,赵朴初的人间佛教思想仍然具有丰富而深刻的意义。
-
基于陶行知理念的生活教育理论与初中语文教学的生活化
-
作者:
李波 来源: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教学研究)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初中语文教学 生活教育理论 陶行知理念
-
描述:为了提升初中语文的教学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新课改要求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注重将生活中的事物融入到教学中,通过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来提高初中学生的语文成绩。本文对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将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融入到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策略。